仁端录痘疹
见《仁端录》。
见《仁端录》。
十二卷。明陈继儒(1558-1630)编。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一号麋公。华亭(上海松江)人。其二十一岁补诸生,二十八岁弃去。退隐小昆山,世称“山中宰相”。其著述甚富。有《邵康节外纪》等。此书选自秦、
六卷。清胡元渶撰。胡元渶,字筱碧,江西新建人。道光间陕西蓝田知县。辋川位蓝田县南峣山之口,水沦涟如车辋,故名辋谷口,即峣山口。其地两山对峙,水从北流入霸。《旧唐书·文苑·王维传》,得宋之问蓝田别墅。《
一卷。隋魏真己撰。清马国翰编辑。魏真己字号,生卒及事迹均不详。邢昺《孝经》序疏谓魏真己钜鹿人,作《孝经训注》。唐志有魏克己注《孝经》一卷,真己克己当为一人。唐明皇御注引用其义凡十二节,邢昺正义皆标明魏
十二卷,首一卷。清庄毓鋐、陆鼎翰纂修,陆鼎翰,江苏武进人,光绪元年(1875)恩贡。清道光间,邑人李申耆手定《武阳合志》体例,志未及告成而卒,其志成于众手,并版毁于兵燹,至光绪五年(1879)王氏复修
一卷。汉卢植(约159-192)撰,清臧庸辑。植字子斡,涿郡涿县(今河北中部)人。灵帝时,历任博士,九江、庐江太守。黄巾起义,他任北中郎将,率军镇压河北黄巾军,围攻广宗(今河北省威县东),日久无功,被
十种,十一卷。明曹端(1376-1434)撰。曹端字正夫,学者尊称月川先生,渑池(今属河南)人。永乐年间举人,曾任霍州学正。笃志性理,学宗朱熹,提出“理驭气”说,主张“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尝云学者须
三十种,九十四卷。清胡珽(1822-1861)编。胡珽字心耘,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其父胡树声为清代藏书家,所藏多宋元旧本,共千余卷,其藏书室名为“琳琅秘室”。胡珽继承其父遗志,取旧藏之书,以及自己所
七种,十四卷。明茅瑞征(详见《虞书笺》)编辑。丛书汇辑宋人杂著七种:《易说》二卷,宋吕祖谦撰;《诗论》一卷,宋程大昌撰;《二老堂杂志》五卷,宋周必大撰;《东南防守利便》三卷,宋吕祉辑;《杨公笔录》一卷
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诂所说经义记》条。《菩萨地持经义记》亦名《菩萨地持论》。此经记原本为五卷,各分上下。今所存有第三卷(下)、第四卷(上、下),第五卷(下)合为四卷。分别见诸续藏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