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大要

仪礼大要

二卷。清任兆麟撰。生卒年不详。兆麟字文田,江苏震泽县(今江苏吴县)人。曾经为《夏小正》做过注,还著有《字林考逸补正》、《述记》和《竹居集》等。兆麟,少时学习举业,耻有司防检太苛,于是放弃举业,潜心实学。嘉庆丙辰(1796年)荐举孝廉方正,辞,年八十卒。《苏州府志》有其传记。此书的前面有序言说:“经礼三百,威仪三千,亦越成周而纪纲大备,郁郁乎文,夫子叹之。世所传《仪礼》十七篇,是其遗已。早黎韩氏苦其难读,尝掇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故其书不传,长夏多暇,辄述韩氏之意,纂成此书,目曰《大要》。学者欲考其细,本经可览。博格致之功,贵博而能约,即此书而得其制作之意。或经而等,或曲而杀。有油然不自己者,咎繇谟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治经者,尚知所本。”(本题乾隆四十五年夏五月既望,兆麟序)按:《苏州府志·艺文》载有任兆麟所撰《今古文尚书叙录》、《周易本义》等十数种(其中无是书)。盖亦绩学之士,兹为厘核。上卷自《士冠礼》至《大射仪》,下卷自《聘礼》至《有司彻》,篇目次第和原先的十七篇相同。此本往往有用黑笔加改之处。例如《士冠礼》一下年二十而冠,上加“童子任职居士位”七字,在五礼属嘉上加“士之子恒为士”六字。“奠挚于君”下原有“及”字,加“遂以挚见于”五字。(在原文乡大夫之上而去“及”字。按:经文正如所加改无“及”字。)《士相见礼》等篇书眉均有批字,也系录本经文。似乎为是书增补者,大概认为不应当删除,也有诂释者(如序则当物拣汤则当物楣之类)。只是此书对于经文删节过多,譬如《丧服·卜氏传》,自斩衰至缌麻三月仅有寥寥数条,原文存者还不到百分之十,这未免过于省略。又按:《仪礼》言士冠礼,郑注以为童子任职居士位,后人常有疑问,实际上春秋世族以童子而任士职的情况很多,如晋士燮之子士匄、栾书之子栾鍼、赵武、栾盈皆年少而为卿。宋华费遂之子华登,也年少而任职,象这种情况不可胜举。《仪礼》之士冠士昏多以此辈而言,后来的有疑者可能没有认真考察春秋时势,即如经文《乡饮酒礼》各篇,常有诸公文,这里指周伯单子等使诸侯者而言。是书专取简括,自更所不及,但墨笔所加设及批于书眉者,自然是阅者所加,这和原书无关。详细阐述的原因,是因为此书过于简略,因而为它增补诂释,其用意值得称颂。此书有乾隆刊本。

猜你喜欢

  • 雪泥书屋杂志

    四卷。清牟庭(生卒年不详)撰。牟庭又名牟庭相,字陌人,号默人,栖霞(今山东栖霞)人。乾隆六十年(1795)优贡生。曾任观城县训导等。牟庭学识渊博,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比较异同,考订经史,以成此书。书中以

  • 西游录

    一卷。元耶律楚材撰。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辽东丹王突欲之后,金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是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数术。1218年他追随成吉思汗西

  • 夏侯子新论

    一卷。晋夏侯湛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官至散骑常侍,其事迹见《晋书》本传。是书有的称《新论》,有的称《夏侯子》,《意林》云《新论》十卷。《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

  • 仪礼纂要

    一卷。清黄元善(?-1902)撰。元善为湖北钟祥县(湖北省中部)人。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由户部郎中补河南道御史,光绪八年(1882),授刑科给事中,转工科掌印给事中,授贵州粮储道,历署贵州布政

  • 雍益集

    一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生平详见《蚕尾集》(辞目)。是集均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奉使祭告西岳、西镇、江渎途中所作。据集前其弟子盛符升序称,士祯曾自言“再使秦蜀,往返万里,得诗

  • 颜巷录

    一卷。清李衷灿(详见《拳拳录》)撰。是书成于衷灿罢官之后,因情绪低落,恬淡寡欲,所记多为在任时的言论、起居、行动。但也夹杂着鹿善继、孙奇逢二人的观点,认为儒能彻佛,佛能窥儒。

  • 春秋经传类联

    清王绳曾(生卒年不详)撰。王绳曾字武沂,无锡人。雍正八年进士,官扬州府教授。此书采辑春秋经传的词语,稍加点窜,集为对偶,共三十四类。书之自序云:“宋徐晋卿《春秋类对赋》,拘于声韵,选词难工,事弗类从,

  • 棠村词

    一卷,续一卷。清梁清标(生卒年未详)撰。梁清标著有《蕉林诗集》。此集为其所撰之词。前录龚鼎孳、宋琬、王士祯、王士录、尤侗、顾贞观、陈其年诸家评论清标词语,多为谀辞,殊难尽据,然清标所作,丽句清词,雍容

  • 大易象数钩深图

    ① 三卷。元张理撰。张理字仲纯,清江(今江西清江)人。生卒年不详。举茂才异等,历任泰宁教谕、勉斋书院山长,延祐中(1314-1320年),官至福建儒学提举,卒。《闽书》说张理“尝从杜本于武夷,尽得其学

  •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十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于武德九年(626),贞观四年(630)重修。古本作三卷,共三十篇。卷首有自序及十门括例,初卷有十二篇,中卷有四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