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八崖集

八崖集

十三卷。明周廷用(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周廷用,字子贤。明代诗文作家。华容(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除宜黄知县,征授御史。出为福建佥事,进参议,历四川副使、江西按察使。著有《八崖集》。集凡十三卷,赋一卷,诗六卷,文二卷,后附绪论四卷,乃其训饬士民之说。顾璘《国宝新编》评论说:“子贤才禀超融,文锋迅涌,兼能博涉强记,培滋词本,故援笔长赋,烂然成章。”在其诸体诗作中,七律较伏。但诗格略嫌粗豪。今观其集,顾璘所论颇为中肯。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尚书讲义

    ①二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浩字直翁,一名若纳,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经学家。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孝宗为建王时,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

  • 六书指南

    二卷。明李登(生卒年不详)撰。李登字士龙,号如真生,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官新野县丞。是书成于万历壬辰(1592年),用千字文体,以四字为句,辨俗传讹体之字,供教诲童蒙之用。然而俗字很多,搜罗不备,又

  • 江南北大营纪事本末

    二卷。清杜文澜(详见《平定粤匪纪略》)撰。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清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到天京城东沙子冈,三月,移扎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围攻天京。咸丰三年三月,太平

  • 贻安堂集

    十卷。明李春芳(约1561前后在世)撰。李春芳字子实,号石麓,福建兴化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第一,以修撰授翰林学士,累官礼部尚书;隆庆初官至中极殿大学士。谥文定。事迹具《明史》本

  • 古文孝经指解

    一卷。辑者不详。该书以宋代司马光、范祖禹之说合为一书。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人。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反对王安石变法,哲宗时为相,尽改新法,恢复旧制。死谥

  • 春秋五行灾异卦气属比考

    一卷。清王铭西(详见《春秋属比考例》)撰。该书原本散佚,民国二十三年(1934)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获原稿于书肆。据《毗陵文录》载陆鼎翰撰《王君愚溪家传》,称铭西专力于经,服膺庄存与、刘逢禄两家之学,自

  • 度支奏议

    一一八卷。明毕自严撰。自严,字景会,淄川人(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万历进士,天启间官至右佥都御史,以忤魏党引疾归,崇祯初起户部尚书,晋太子太保。是书综记崇祯朝度支出入,极为详赅,足以见明代财政状况,原

  • 春秋董氏学

    八卷。清康有为(详见《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撰。作者认为《春秋》一书专为改制而作;《春秋》改制,在义而不在事与文;《春秋》之义,在口说而不在经文;《公羊》家详素王改制之义;《春秋繁露》得孔子立制之本;文

  • 读尚书记

    不分卷。清范泰衡撰。范泰衡字宗山,四川隆昌人,道光甲午科举人,官万县训导。在此书卷末,范泰衡“自记”云:“前同治七年春出都,行六日捻氛阻道,避居景州数月。曾记《读尚书今文》。及至凤阳,读《易》六年。归

  • 黄忠宣集

    八卷。明黄福(1363-1440)撰。黄福,字如锡,号后乐翁,山东昌邑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举人,荐为主簿,授金吾前卫经历,曾上书论国家大计,超拜为工部右侍郎。永乐初迁为尚书,掌交趾布政、按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