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安州志

六安州志

①三卷。明喻南岳修,邵德久等纂。喻南岳,新建人,继知州邵德久后来任六安州知州。邵德久,浙江馀姚人,嘉靖二十九年来任六安州知州。邵德久来守是州,病六安旧无专志,因创议纂辑,于是开馆置局,推儒学学正王亮采主其事,适逢邵德久入觐。志未成,同知邓尚荣继领其事,经数月而志稿纂就。迄嘉靖三十四年,州守喻南岳,始梓行之。此志仓卒成编,故多疏陋,且体例多乖,序列失次。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②二十卷。清王廷曾修,陶恪等纂。王廷曾,安培庵,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康熙三十四年(1695)来任六安州知州。陶恪,邑人,贡生。六安州志一修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再修于万历十二年。至清代,修于康熙十九年。王廷曾来任州守,适逢府宪修辑府志,檄各属亦次第举行,王廷曾与邑中乡绅及庠序中之多闻博识者,共议其事,搜罗续辑,于康熙三十八年告竣。此志凡二十卷,其类目为图考、建置、沿革表、封系、戚畹、星野、祥异、疆域、山川、城池、营建、风俗、仪制、物产、学校、公署、宦绩、户口、贡赋、土贡、屯田、马政、驿传、盐法、水利、祠祀、寺观、古迹、丘墓、人物、艺文等。此志体例严整,取材宏富,叙事赅备。其沿革表一门,表分三格,上纪世表,中详沿革,下以时事附之,自唐虞以迄明,各为一编,有条不紊,颇得史书世表之意。于风俗一门,所载岁令、四礼、四民仪制一门,所载期仪、迎春仪、日蚀救护仪、月蚀救护仪、新官到任仪、乡饮酒仪、乡射仪,皆详尽备载。在清代初期志乘中,可称佳本。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本。

猜你喜欢

  • 卤底丛谭

    一卷。清代况周颐(1859-1926)撰。况周颐原名周仪,字夔笙,号蕙风,广西临桂人。光绪优贡生。曾任内阁中书。一生以词为专业,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叔问合称为“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

  • 左氏博议

    二十五卷。宋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撰。此书又名《东莱左氏博议》或《东莱博议》。据吕氏《自序》,此书是其居东阳之武川时,与从学者议论《左传》之语及课试之文,“予思有以佐其笔端,乃取《左氏》书理乱得失之

  • 增修诗学集成押韵渊海

    二十卷。元严毅(生卒年不详)撰。严毅字子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平不详。唯卷首有后至元庚辰张复序,知为元人。其书体例与《韵府群玉》一书相近。本书更为简略。每字之下首列活套。次为体字。体字如东字,下

  • 遍地锦传奇

    二卷。明姚子翼(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子翼字襄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平不详。此剧清支丰宜《曲目表》著录,其它各家书录无记载。今此本二卷,二十二出,剧演赵襄事。赵襄浑名遍地锦,幼失双亲,与老仆

  • 四书私解

    一卷。清廖燕(1644-1705)撰。廖燕字柴舟,广东曲江人。清初民间学者,著有《二十七松堂文集》十六卷。是书不依传注,自出新解。如“先行其言”章,注云:“行之于未言之先,言之于既行之后,则而后从之”

  • 读易搜

    十二卷。明末清初缙云人郑赓唐撰。郑赓唐为明末天启七年(1627)举人,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该书序中称“丁亥”,盖成于清顺治四年(1647)。该书经传体例全用注疏本,每卦之末附短论一篇,多是经生之常义,

  • 鳌峰集

    二十八卷。明徐(1570-1642)撰。徐,字惟起,一字兴公,号鳌峰居士,闽县(今福建闽候)人,生平事迹不详。该集于明代天启年间刻印,序后附寿序三篇,全集均为诗,分体编辑,比黄氏《千顷堂书目》“明史艺

  • 洛阳县志

    六十卷,清魏襄修,陆继辂纂。魏襄,大兴籍,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进士,曾任永宁知县,嘉庆十七年(1812)任洛阳县任知县。陆继辂(约1775-1845),字祁生,阳湖(今武进县)人,嘉庆五年(18

  • 脉药联珠古方考

    四卷。清龙柏(生卒年不详)撰。龙柏字佩芳,号青菲子(一说又字青菲子),长州(今江苏苏州西南)人。擅诗词歌赋、医卜星相。嘉庆年间,以医游闽。著有《脉药联珠食物考》、《脉药联珠药性考》等书。此书又名《古方

  • 史记考证

    七卷。清杭世骏(1695-1772)撰。杭世骏,字大宗,号董浦,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长于史学及小学。乾隆初人,由举人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著有《续方言》、《道古堂集》刊十三经、二十四史。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