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诚斋文脍后集
十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生平详见《诚斋易传》辞目。是集为杨万里文集。分为三十二类。将《诚斋易传》、《千虑策》中之语摘录为标题,各加批点,刊行于世。据集中注可见此集并非完书。虽刊行于世,但影响、价值均不大。而相其版式,乃麻沙旧刻,为宋末书坊陋本。更影响了是集的传播。《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十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生平详见《诚斋易传》辞目。是集为杨万里文集。分为三十二类。将《诚斋易传》、《千虑策》中之语摘录为标题,各加批点,刊行于世。据集中注可见此集并非完书。虽刊行于世,但影响、价值均不大。而相其版式,乃麻沙旧刻,为宋末书坊陋本。更影响了是集的传播。《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一卷。清代陈伟撰。此书是作者在光绪甲申年(1884)至光绪戊子年(1888)间研读群经及地理著作《水道提纲》诸书时,所提出的疑问及问题并列成条目以备后来解决。每节读书笔记后有“俟问俟质”条目,“俟质”
见《世要论》。
十卷。文钞一卷。清陈文述(1771-1843)撰。陈文述,字退庵,又字怡道,号云伯,别号颐道居士。杭州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累官上海等县知县。工西昆体,极似吴伟业。著有《诗髓》、《颐道堂集》、
五十八卷。清何焯著,蒋维钧编。何焯(1661-1722)初字润千,更字屺瞻,号茶仙,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学者称义门先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直隶巡抚李光地的推荐下,提任贡生入内廷。不久特赐进
六卷。清林锡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锡龄字于九,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著有《礼记审鹄要解》、《书经审鹄要解》及《诗经审鹄要解》。此书前有乾隆己未(1739)锡龄自序及己巳(1749)再序。从序中
一卷。清尤澹仙撰。尤澹仙,生卒年不详,字素兰,号寄湘女史,江苏长州(今苏州)人,清代诗人。此书为《吴中十子诗钞》之一。卷首题有:“林屋山人任兆麟心斋阅定,清溪内史张允滋选”字样,有任兆麟及沈持玉女士所
二卷。清孙星衍(详见《周易集解》)撰。孙氏先据明沈启南、吴怀保两本校定《晏子春秋》,又合《韩诗外传》、《说苑》、《新序》、《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诸书,推求审证字音字义,撰成此书,此书附于孙氏所校《
二卷。附《黔苗竹枝词》一卷。清毛贵铭撰。生卒年未详。毛贵铭字彦翔,号西垣,湖南巴陵(今岳阳)人。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大挑教谕。咸丰三年(1853)卒,年四十九。毛贵铭少颖敏,八九岁时,父师试以
三十二卷。清徐华岳撰。华岳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嘉庆二年(1997年)进士。本书卷首有撰者自序。全录毛传郑笺,而节录孔颖达《正义》。齐、鲁、韩三家,见于宋王应麟《诗考》及他书者,亦全录之,附于传笺之
二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此书是清人校勘《春秋》经文取得成绩之第一部。毛氏认为,《春秋》经书是依据鲁史简书修成,而《左传》则是依据各国史记之策书而作。《公羊》、《穀梁》“两家杜撰,目不见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