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唐二主词校

南唐二主词校

一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清代秀才,自幼敏慧,有才名。十六岁入杭州崇文书院学习,与同邑陈守谦、叶宜春、褚嘉猷交好,号称“海宁四才子”。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王国维平生著述约六十余种,辑为《王忠悫遗书》、《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观堂集林》等集。文学理论著作有《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等,均有影响。在戏曲理论及戏曲史研究方面,成就最为突出。主要论著有《宋元戏曲史》、《戏曲考原》、《优语录》、《唐宋大曲考》、《古剧角色考》、《录曲余谈》、《曲录》等,被誉为中国戏曲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填补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白。本书为王国维据南词本《南唐二主词》,补遗十二首别辑而成的。后附校勘记。校勘记称,是集概据别家词集及《花间》、《尊前》、《花庵》、《草堂》、《南唐书》、《全唐诗》历代诗余诸书,至于《花草粹编词统》等,则未引用,因此尚不算全备。即其所引诸书,亦未详尽。如第十八阕后主〔捣练子令〕,旧注出〔兰晚曲令〕。《碧鸡漫志》“曲令”作“曲会”,国维谓作“令”为“长”。考明吕远刊本亦作兰晚曲会。曲会者,会集众曲之谓。冯延巳《阳春集》,旧校称《兰畹集》,集会谊同,国维之说,未可为典要。第三十阕〔谢新恩〕,旧注以下六词真迹在孟郡王象。国维谓第三十一、第三十三两阕为〔临江仙〕,不知〔谢新恩〕即〔临江仙〕之异名。又南词本〔捣练子令〕,词下注云:此词见《两清诗话》,七字当为下一首〔浣溪沙〕之注,不知何以次于前首。诸如此类,是为疵点。有《晨风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尚书图

    不分卷。清杨魁植辑,其子杨文源增订。杨魁植字辉斗,长泰(今属福建省)人;杨文源字泽汪。此书无序例,也不分卷,共有各种图一百一十四幅,有的图后附有说明,有的图后没有说明,其说明文字也很简单。其中如作术离

  • 左传人名备考

    不分卷。清赵宗侃撰。宗侃,钱唐(今浙江杭州)人。该书考证《左传》中的人名,对于同名异人、异名同人尤加注意。该书有清道光己酉(1849)凤樵书屋刊本。

  • 天台山记

    一卷。原题方瀛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徐灵府撰。徐灵府,字名征,自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唐道士。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此书则成于宝历初年。《天台山记》古逸丛书本,共一卷。其谓天台山即桐

  • 春秋序题

    不分卷。明陈奇猷(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奇猷字勇石,明河南杞县(今河南杞县)人。该书不见于朱彝尊《经义考》及各家书志。现存抄本,不分卷,共十册,钞本细字,白纸蓝行。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四字,书法

  • 晋泰始笛律匡谬

    一卷。清凌廷堪(生平事迹见《燕乐考原》条)撰。一生致力于礼经,著有《礼经释例》,又精于乐,著有《燕乐考原》、《晋泰始笛律匡谬》等。期由燕乐以通古乐,清儒于古礼乐之研究,以凌氏为最。此书系针砭晋荀勖《笛

  • 冀越集记

    二卷。元熊太古撰,生卒年不详。熊太古字不详,丰城(今江西丰城)人。登进士,官至江西行省郎中。熊太古性喜游览,北涉滦河,西泛洞庭,东游浙江,南至广东,足迹踏遍半天下,故以“冀越”名其集。书杂记见闻,内容

  • 阳明文钞

    二十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弘治进士,累擢右佥都御史,后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全书》、《阳明乡约法》、《保甲法》(已著录)。是编系清康熙二

  • 临证指南

    见《临证指南医案》。

  • 数学拾遗

    一卷。清丁取忠(1810-1877)撰。丁取忠,字果臣,号云梧,湖南长沙人,自幼喜算学,刻苦钻研四十年,博通古今数书。培养后学黄宗宪、左潜、曾纪鸿于长沙古荷花池白芙堂,后与吴嘉善相识,共同研治数学。著

  • 六书次第说

    一卷。清岳森(生卒年不详)撰。岳森字林宗,四川南江人。拔贡生。是编主要辨指事、象形二书之先后,而略于其他四书。其论点是象形先于指事,因为许慎《说文叙》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