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明王文禄(详见《丘陵学山》条)撰。书首有王文禄撰于嘉靖十一年(1532)的短序和黄省曾撰于嘉靖十五年(1536)的序。玉文禄短序中说明了书名《竹下寤言》的来历。他说:“予居后菉芸楼前有竹万竿,日
一卷。汉代侯苞撰,清代王谟辑。据《隋志》载,《韩诗翼要》有十卷,汉侯苞撰。《唐志》所载与此相同,只未著撰者姓名。今本《隋志》误作侯芭,即载酒问字的杨雄弟子。但《汉书》未见此书记载,出处也无从考证。《困
四卷。《续编》二卷。《诗存》四卷。《诗存之余》二卷。清鲁一同(1805-1863)撰。鲁一同,字通甫,一字兰岑,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遂潜心经学。与林则徐有交。
十卷。明张栋(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张栋字,可庵,江苏昆山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兵科都给事中。是书为张栋邑人王焕所编。以其历任书牍分卷排纂。其体例则依王俭一官一集之例,故成
七卷;外篇,三卷,清章学诚撰。作者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见前《文史通义》条。《文史通义》一书系历年积累而成。就其全集考之,乾隆四十八年创作内篇《言公》上、中、下三篇,《诗教》上、下二篇;又作五篇,共计得十
二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十八卷。《别集》九卷。明邵宝(1460-1527)撰。邵宝,字国贤,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许州知州。弘治七年(1494)为户部员外郎,官至户
八卷。元房祺编。据高昂霄跋,称房祺为大同路儒学教授,而房祺在后序中自称“横汾隐者”。是否是罢官后乃编此集,也未可知。所收有麻革、张字、陈赓、陈扬、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此八人
一卷。晋李轨(?-619)撰,清马国翰辑佚。李轨有《周易音》,已著录。李氏《周礼音》既有古音,亦有转音,除为郑(玄)注作音外,亦为杜子春、二郑作音。作古音者,如《春官·序官》“乃立春官宗伯”,先郑注,
七卷。清夏味堂(详见《诗疑笔记》)撰。此书分元声一类、声三十、大类二、小类三。分类过细,广立名目,徒滋淆惑。声证一篇,配置凌杂。标识多加口旁,以为从口,尤其妄诞不经。考证古音,自郑顾江以来诸家分部以通
五卷。明杨慎撰。杨慎事迹见“俗言”。是书依平水韵,取奇僻之字分韵隶之。其所取材,经史之外,鼎彝铭文、石鼓文、《说文》古文籀文、汉隶魏碑以及《文选》、《方言》、《广雅》、《释名》、《素问》、《太玄》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