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

三卷。清马国翰辑。龚自珍认为,孔壁中书固皆古文,然安国以今文读之,又与西汉之今文博士有什么区别呢?虽然说孔安国是古文家的开山之祖,如此看来也难以名实相符。而王先谦则认为,孔子当时用古字来书写“六经”,不用当时通行的文字,实乃尊经之意。孔安国以今文读《尚书》,其古文的真本还是存在的。王先谦的说法是很对的。《后汉书·儒林传》称:“孔僖自其祖安国以下,世传古文。”是安国真本具存。杜林所得西州漆书一卷,虽非真本,疑与孔壁文字可互相参证,所以当时很受人们重视,惜乎今皆亡佚。陆德明云:“《尚书》之字,本为隶古。”(《经典释文·序录》)这说明当时的《尚书》文字,既然是隶写古文,则不全是古字。故宋、齐以后之旧本,已很少有古字了。其后,便有郭忠恕、薛季宣等人的伪书出现了。马氏所辑,殆有助于匡谬正伪。本书亦有玉函山房本存世。

猜你喜欢

  • 说文字原 六书正讹

    共六卷(《说文字原》一卷,《六书正讹》五卷)。元周伯琦(1298-1369)撰。伯琦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历官浙西肃政廉访使,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拜资政大夫,江浙行省左丞。博学

  • 五桂楼书目

    四卷。清黄澄量编。黄澄量,字石泉,余姚人,目录学家。生平酷爱古籍,于故居前拓地建楼,用于藏书,曰“五桂楼”,编著《五桂楼书目》。该书目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经部分易、书、诗、三礼、春秋、孝经、总义

  • 明文授读

    六十二卷。清黄宗羲(1610-1695)编。《明文授读》为明文总集,于清康熙年间刊刻行世。集前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徐秉义序,其门人张锡琨序,其子黄百家序及黄宗羲《明文案》原序。据徐秉义序称,黄宗

  • 回疆志

    又名《新疆回部志》。四卷,首一卷。清苏尔德纂修。苏尔德字韬园,长白人,乾降三十四年(1769)奉命驻护喀什噶尔,为回疆极边之地。按回疆,即新疆,古为雍州外地,汉武帝时始通道,号西域。以天山以南为城郭,

  • 尚书大传

    ① 三卷《补遗》一卷。汉伏胜撰,郑玄注,清孙之騄辑。伏生字子贱,济南(今属山东省)人,生卒年不详。伏生秦时曾任博士,秦始皇焚书时,伏生将《尚书》一部藏于屋壁之中。汉朝建立后,伏生求遗书,仅得二十九篇。

  • 涉史随笔

    一卷,南宋葛洪(?-1237)撰。葛洪字容父,自号蟠室老人,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淳熙十一年(1184),曾从吕祖谦学,历官尚书员外郎,上疏乞请严饬将帅、整军图治。嘉定中,累宫工部员外郎兼权枢密院检

  • 十六名家小品

    三十二卷。明陆云龙(约1628年前后在世)编。陆云龙,字雨侯,号孤愤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编评选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宏道、文翔凤、曹学佺、陈继儒、袁中道

  • 文■清娱

    四十八卷。明华国才(约1615前后在世)编。华国才,号鹤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是书于诸选本类书中采摘其短章小品,故曰清娱。时间上起宋玉、荀卿,下迄于元。不

  • 秀山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王寿松纂修。王寿松,曾任秀山县知县。秀山县有志始于兹篇。《秀山县志》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志第一(表一、图四)。卷二,地志第一之二。卷三,官师志第二

  • 剩语

    二卷。元艾性夫(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艾性夫字天谓,号孤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不详。与兄艾叔可、艾宪同有诗名,时称“抚州三艾”。入元,为江浙儒学提举。著有《剩语》、《孤山晚稿》。此集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