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地丛考初编

史地丛考初编

一册,续编一册,三编一册。《史地丛考初编》辑考证之文十篇:①龟兹语考。说明在西域发现的乙种吐火罗语为龟兹语。②王玄策使印度记。辑唐书并释藏之文、考证王玄策使印度事。此二篇为烈维(Sirevi)撰。③高昌、和州、火州、哈喇和卓考,说明古代的高昌、辽、金、元的和州、火州,都在哈喇和卓。④沙州都督府图经及蒲昌海之康居聚落,据敦煌发现的沙州都督府图经写本,考证唐初有一康国首领东来蒲昌海南,率领部众,因成村落。⑤吐谷浑为蒙古语系人种说,说明历史上的吐谷浑也称阿柴、阿赀,为蒙古语系的种族。⑥为埃及亚历山大城说,即那先比丘经的阿荔散,大概指亚历山大城。⑦中国干漆造像考。干漆造像古代称谓不一,如元代称搏换,又称脱活;明代称脱河,此法创始于晋代。以上五编为伯希和撰。⑧《大月氏都城考》历考吐火罗故地八百年沿革,说明大月氏都城初在巴达克山(Badakhsan)后迁到薄罗(Balkh)。⑨《魏略西戎传笺注》、考证魏略西戎传入西域三条路沿线各国。⑩宾考、考证古代的宾就是唐代的伽湿弥罗(Kasmirà)唐代的宾则指迦毕试(Kapiai),以上三篇都是沙畹(E,charawnes)撰。续编辑考证之文四篇:①《扶南考》辑历史文字考证扶南即柬埔寨,地域略大。②《真腊国土记笺注》用梵语、吉蔑语等,考证《真腊风土记》中的名物,以上二篇是伯希和撰。②《越南历朝世系》,参考越南史书,考证越南历朝世系,始于鸿庞氏,止于泰帝。由迦节(J,Cadiere)撰。④大藏方等部之西域佛教史料,据大藏方等部的日藏、月藏等经,考证诸国名称,并说明诸经多由西域传到东方,由烈维撰。三编辑考证之文四篇,马司帛洛(H,Maspero)撰。①唐代安南都护府疆域考,据中国史籍及安南史录考证唐代安南都护府所辖州县。②李、陈、胡三氏时安南国之政治地理,考证安南都护府废止以后,明代交距布政伎司建置以前,安南行政区域分合沿革情况。③秦汉象郡考,据《山海经》中沅水、郁水两条;《前汉书》引茂陵书一条,考证象郡的地理位置。④汉明帝感梦遣伎求经事考证,辑《四十二章经序》、《牟子理感论》、《吴书》、《化胡经》、《后汉纪》、《后汉书》、《冥祥记》、《出三藏记集》、《高僧传》、《水经注》、《洛阳伽蓝记》、《汉法内传》、《魏书》中的文字,考证西汉未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情况。共写成十八篇,许多考证颇为精深详明,有裨于史学。尽管有附会之说,但此书有商务印书馆本。

猜你喜欢

  • 周生子要论

    一卷。魏周生烈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周生烈姓周生,名烈,三国魏敦煌人,魏初征仕。明帝时注经传,多传于世。《论语义说》已著录。是书一名《周生烈子》,一名《周生子》。其内容,阐明尧舜、孔子之语。《

  • 别本实宾录

    一卷。不著编辑者姓名。卷首题曰:苏台云翁录。书末记曰:正德五年五月望后苏台云翁录于四阁湾南之垂云楼,时年七十有七。大约是明人抄本。书的内容既非自著,亦非完书。乃节录宋马永易的《实宾录》。马永易的原本已

  • 疏影楼稿

    一卷。清许德瑗撰。许德瑗,生卒年不详,字素心,号竹轩,福建晋江人,许配何氏,夫亡守节,善绘画。此书刊刻年代不详。

  • 朔平府志

    十二卷。清刘士铭修,王霭纂。刘士铭,河北宛平县(今北京丰台区)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初授山西闻喜县知县,后升任大同府同知,雍正三年(1725)特授朔平府知府。王霭,平阳翼城人,进士出身,雍

  • 春秋属辞辨例编

    六十卷。清张应昌(1790-1874)撰。应昌字仲甫,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庚午举人,官内阁中书。他认为《春秋》属辞比事,不必立例而义自见。他将汉唐迄于清朝诸儒训释与群籍中涉及《春秋》的共四百余家

  • 易发

    八卷。明董说撰。董说字雨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黄道周的弟子。后来出家做和尚,取名南潜。他论《易》,专主数学,兼吸取焦、京、陈、邵之法,相互参考,并且以己意加以推衍阐发。根柢是黄氏的《易洞玑》。研

  • 声律通考

    十卷。清陈澧撰。澧字兰甫,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官河源县训导。此书凡十卷,鉴于古乐将绝,遂考古今声律,辨正古乐之法度。谓自汉以来以迄赵宋,古乐衰而未绝,唯今之俗乐有七声而无十二律,有七调而无十二宫,有

  • 四书疑问

    十一卷。明姚舜牧撰。姚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本书只论《四书》之大旨,并不逐句考释,观点与朱熹不同。《大学》承用王阳明《大学古本说》而自为一解。《四库提要》对其有“以禅机诂儒理”之讥,今观其书,虽有不少

  • 唐鉴

    二十四卷,宋范祖禹撰,吕祖谦注。范祖禹(1041-1098),北宋史学家,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四川成都)人,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历官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司马光设局编修《资治通

  • 孟子集疏

    十四卷。宋蔡模(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撰。蔡模字仲觉,号觉轩,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赵顺孙《四书纂疏》载蔡模所著有《大学演说》、《论语集疏》、《孟子集疏》,前两书已亡佚。该书备列朱熹《孟子集注》原文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