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桥县志

吴桥县志

①十卷。清任先觉修,杨萃纂。任先觉,字伊水,山西宁武人,顺治进士,曾任吴桥县知县。杨萃,吴桥县人,儒学生员。康熙九年(1670)任先觉任吴桥县知县后,“皇上允辅臣请,修一统志”。明万历创修的吴桥县志已散失,任先觉乃集邑人重新纂辑,历三月而书成。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分舆地、宫室、食货、官师、选举、人物、艺文、武备、王言、终志,共十志,六十八子目。此志卷首录明万历钱维礼创修吴桥志序跋各一篇,且详其门类。与其对照,此志实仍明志而成书。书中很混乱,如城池隶于疆域目,县治附宫室目,公署附学校目。武备志已附驻防,而官师中亦有驻防,则前后重复。王言志诰命封爵门中载妇女受封赠之人,恩荫门中载荫袭之官,本宜分隶职官及列女门中,仅以事出诰命即标王言一目,有乖体例。②十卷。清鹿廷瑄修,杨萃纂。鹿廷瑄,山东福山人,康熙进士,曾任吴桥县知县。杨萃,吴桥县人,儒学生员。此志实为康熙十二年任先觉志之增补。因距旧志成书不过七载,其间文物制度变化不大,故增补资料亦有限。其于宫室志增鹿廷瑄所建之预备仓,并附建修记一篇。碑文增范文忠公祭田碑记一文,官师志知县增任先觉、鹿廷瑄二人。典史增范作桢一人。教谕增郝化凤一人。训导增伊肃一人。人物志孝子增王性刚、孙守才二人。孝妇增张廷枢之妻丁氏一人。诸如此类。凡旧志之芜杂与疏漏之处,悉未改正。③十二卷。清倪昌燮、冯庆杨修,施崇礼等纂。倪昌燮字理卿,浙江归安县人。监生,同治十三年(1874)任吴桥知县。冯庆杨,字砚仲,福建闽县(今福州闽侯县)人。咸丰举人,澜阳书院掌教。施崇礼,字敬斋,浙江归安县人。监生,时任吴桥县典史。同治十二年(1873)官修《畿辅通志》,当时的县令石学阶因修文庙而未按上令重修县志。十三年(1874)倪昌燮接任吴桥县令后,遂设局修志,一年书成。光绪元年(1875)澜阳书院刻印。全书十二卷,七志:卷一舆地,卷二至卷四建置,卷五田赋,卷六官政,卷七至卷九人物,卷十杂志,卷十一至卷十二艺文。其沿革、职官、选举三类皆用表格,年经事纬,寻究方便。然其职官姓名多有遗漏,未能一一核查。建置志学校类列先贤姓名外,还详述陈设、礼器、乐章,似无必要。漕运、兵防二类仅寥寥数言,略充门类,则过于简略。

猜你喜欢

  • 贵州通志

    ①十二卷,明谢东山纂修。谢东山,字少字,自号高泉子,射洪县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任贵州提学副使,官至右副都御使,巡抚山东。嘉靖三十四年(1555),贵州宣慰司儒学训导张道等创议修志,谢东山删

  • 古州厅志

    十卷首一卷,清余泽春修,余嵩庆等纂。余泽春,武陵人,曾任古州厅同知。光绪初,余泽春为同知,创议纂修志乘。延余嵩庆主其事。未竟去滇,携稿自随。又十年始以稿寄其门人陆渐鸿、陈之宫,遂付梓。《古州厅志》光绪

  • 空同子

    一卷。明李梦阳(1473-1530)撰。李梦阳,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后徙居河南扶沟(今河南省扶沟县东北)。明弘治六年(1494)举乡试第一,第二年便成进士,曾作过户部主事、

  • 燕乐考原

    六卷。清凌廷堪撰。廷堪字次仲,又字仲子,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80)进士,例选知县,改宁国府教授。此书前有总论,后有后论,凡六卷,于二十八调各有辨析,并作燕乐表。淩氏据《隋书·音乐志》,谓燕乐

  • 秘传证治类方

    见《证治要诀类方》。

  • 苏材小纂

    六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因生枝指,自号枝生,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诗人、书法家。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南京)通判。未几谢病归。与唐寅、文征明、徐

  • 王文僖公行述

    一卷。清王宗诚撰。宗诚安徽青阳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任礼部右侍郎。此书所记为其父王懿修事迹。懿修字勖嘉,号春甫,后更号为春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僖。书

  • 云谣集杂曲子

    一卷。不著撰人。敦煌本《云谣集杂曲子》有两本,于清末被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盗去,一藏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院,存十八首,一藏巴黎国家图书馆,存十四首,校除重复,有三十首,与原题三十首之数合。计〔凤归云编〕

  • 尔雅郝注刊误

    一卷。清郝懿行原撰,清王念孙刊误。是编前有共和八年己未(1919年)罗振玉序。是编原写本旧藏贵阳陈松山家,首尾朱墨烂然,凡一语有未安,一字有讹脱,均以朱笔订正。以书迹观之,多出念孙手,间有一二为引之所

  • 怀集县志

    ①十卷,清顾旭明修,唐廷梁纂。旧志从创修至康熙间岳康数度续修,逾五十余年。乾隆二十年(1755)顾旭明莅任,取县志阅览,剥蚀者过半,书版皆漫漶不可识,遂续修县志。其载前编者,悉仍其旧,因时事变通,增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