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旁注图说

周易旁注图说

二卷。明朱升(1229-1370)撰。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至正四年(1345)举于乡,授池州路学正,大江南北从学者甚众,号“枫林先生”。朱元璋下徽州,召升问计。后从军,拜侍讲学士。洪武中官至翰林学士。博通五经,于诸经皆有“旁注”,尤精于《易》。《明史》有注传,事迹见详。《明史·艺文志》著录朱升《周易旁注前图》二卷、《周易旁注》十卷,共十二卷。《四库总目》据山东巡抚采进本存目,说“是书原本十卷”。但据崔富贵《四库提要补正》,说清华大学藏有《周易旁注》二卷,《前图》二卷,《卦传》十卷,总计十四卷,当为全帙,属明刻本(十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单边)。因知《明志》著录及《四库提要》所述皆有逸脱。《提要》编者所见只有《图说》二篇,上篇共八图,下篇则全录元肖汉中《读易考原》之文,非朱升自撰。又据《浙江采集遗书总录》载,有“《周易旁注》十卷,《前图》一卷,刊本,明侍讲学士休宁朱升撰”,此为吴玉墀藏本,书名、卷数、作者著录较确。又载“《周易旁注会通》十四卷,刊本,右明太仆寺少卿钱塘姚文蔚撰,即朱升之说而移易之,说见前,这就是《四库提要》所说的“万历中,姚文蔚易其旁注,列于经文之下”的本子,该书非姚氏撰著,只是将朱书变易翻刻而已,仍为十四卷。今无锡市图书馆藏有万历刊全本。朱升治《易》宗朱熹,既有随文批注之《周易旁注》,又自制八图,称为《周易旁注前图》或《周易旁注图说》,中有河图洛书合一图,先天后天合一图,周易卦序图,卦变、卦主、互体、卦数、卦位、纳甲六图、三陈九卦图,蓍卦变占图说,蓍七卦八图等。皆敷衍陈抟之学,可取处不多。

猜你喜欢

  • 拾遗录

    一卷。明胡(详见《家规辑要》条)撰。此为杂考训诂之书。共分六类,一论语,二孝经,三孟子,四小学,五经说,六俪考。援引采辑,颇有根据。如其小学类中,据参同契证急就篇之老复丁。据诅楚文在秦惠文王二十六年,

  • 清三藩史料

    六册。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1932-1933年刊行,是关于清代三藩之乱的档案汇编。文献馆在整理清内阁大库档案的过程中,将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十三日至十五年(1676)十二月五日间有关三藩之乱的档

  • 潜山县志

    十二卷。清周克友纂修。周克友,字来公,清湖广公安县人,贡监生,官镶蓝旗教习,康熙三年(1664)来任潜山邑令。潜山县志自陈果创始后,于明万历十四年、十九年、四十二年三修,至清顺治十年四修。清康熙初,潜

  • 游石门记

    一卷。清罗泽南撰。罗泽南,参见《游天井峰记条》。道光二十一年(1841),罗泽南寄居洲上,冬日偕诸生游石门。由山北登其山,多蟂岩恶石,荆刺野草,令人心悸目骇,欲返回,有山人相告:山麓有岩,幽邃可探。乃

  • 周易拨易堂解

    二十卷。清刘斯组撰。刘斯组字斗田,新建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官任杞县知县。此书前有记略,记载著此书时,其侄梦见阁上有朱色“拨易阁”三个字,因此才将其书命名为《周易拨易堂解》。其事颇涉幻杳,似乎

  • 弇州山人题跋

    七卷。明王世贞(生平见《弇山堂别集》)撰。此书名“弇州山人”是王世贞之号。考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有杂文跋、墨迹跋、墨刻跋、画跋、佛经跋诸类。此本只有墨迹跋三卷、墨刻跋四卷。可能是只取稿中书法题跋部分而

  • 论语述何

    一卷。清刘逢禄(1776-1829)撰。逢禄字申受,江苏武进人,经学家,为常州学派创始人之一。著有《左氏春秋考证》、《春秋公羊经传何氏释例》、《刘礼部集》等。是书卷末逢禄称是书旨在追述《何氏解诂》之义

  • 煎茶水记

    一卷。唐张又新撰。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泽县)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九年(814)进士第一,任右补阙,党附于李逢吉,为八关十六子之一。先后任过江州刺史、刑部郎中,因罪贬左司郎中。著有《煎茶水

  • 程氏墨苑

    十二卷。明程君房撰。程君房,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程氏善制墨,与其徒方于鲁因争名而互相倾轧,结为深仇。程氏之墨,曾被推荐到内廷,进献给神宗,方氏甚恨之。后程氏因杀人入狱而死,实方氏之力。著

  • 少岳集

    四卷。明项元淇(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项元淇,字子瞻,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卒年不详。南京太学生,谒选得上林录事。后以赀为光禄寺署丞。此集乃其弟元汴所刊。凡元汴与元淇唱和诸作亦附入。近体颇受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