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经传训解

周易经传训解

二卷。宋蔡渊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父蔡元定,弟蔡沈并为宋世大儒。蔡氏父子俱为宋熹门人,然渊之学实出于家学,故《宋元学案》卷六二《西山蔡氏学案》标“西山家学”,良是。朱彝尊《经义考》著录四卷,注曰存三卷。然四库著录本惟存上下经二卷。馆臣考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以大象置卦辞下,以彖传置大象后,以小象置各爻辞后,皆低一字以别卦爻,与今本合。又言其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亦皆低一字,而今本无。盖董氏所见为四卷本,朱氏所见佚其一卷,馆臣所见本又佚其一卷矣。《经义考》载其弟沈《后序》一篇云,汉唐传注者数百家,大抵泥于文辞,淫于术数,杂以荒唐之说,未真得圣人之心者。至宋邵子始明象数之源,程子断以义理之正。先师朱文公,先父蔡西山又推衍以致其极。兄伯静早受是学,沉潜反复,积之有年,著为是书。“数有条目,其言平易而精深,简洁而该贯。夫深莫深于象数,而象数至是而益明;微莫微于义理,而义理于是而益著。”可见此书兼言象数、义理,而于义理“钩深阐微”尤甚。王应麟谓其解离卦九三“鼓缶而歌”当哀而乐也。“大耋之嗟”当乐而哀也。盛衰之道,天之常也。君子之心,顺其常而已,不乐则哀,皆为其动心,而失其常者,故凶。王氏赞曰“此说长于古注”。《经义考》又载陈淳语,讥其“训诂依《本义》,逐字分析觉太细碎”,阐发义理又“未能远脱王韩老庄之见”。此也不失为中允之论,切中宋儒说《易》之弊。此书原本题“周易卦爻经传上下篇训解”,四库著录本系为澹生堂抄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经部易类》收录此书。

猜你喜欢

  • 薛方山纪述

    一卷。明薛应旂(生卒年不详)撰。薛应旂字仲常,号方山,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历任慈溪县知县、九江府儒学教授,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考功司郎中、刑部陕西司员外郎、浙江副使等职

  • 何子清先生遗文

    二卷。《附录》一卷。清何忠万(?-1880)撰。何忠万字子清,上元县(今江苏江宁)人。何忠万事亲孝,尝刲股和药,以疗母疾。然亦耆古绩学。与顺天府乡试后,侍父陕安道,署中佑治军书巡抚刘蓉重其才,力荐朝廷

  • 诗经主义

    四卷。明杨于庭(生卒年不详)撰。杨于庭字道行,一字冲所,全椒(今属安徽)人。万历进士,曾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工诗,著有《春秋质疑》、《杨道行集》等。该书不刊原文,只录诗题,先总述诗旨,再分章串讲,“有类

  • 字学元元

    十卷。明袁子让撰。袁氏字仔肩,号七十一峰主人,彬州(今湖南彬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精等韵之学,另著《香海棠集》。《字学元元》刊于万历三十一年

  • 梅庵年谱

    二卷。续编一卷。清铁保(1752-1824)自述,其子瑞元续。铁保字冶亭,一字梅庵,满州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历任漕运总督、两江总督等官。工书法,刻有《惟清斋帖》,又著有《惟清斋全

  • 史要编

    十卷。明梁梦龙编撰。梁梦龙(1527-1602年),字乾吉,号鸣泉,真定(今属河北省正定县)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进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著有《海运新考》等书。所撰

  • 敬乡录

    十四卷。元吴师道(详见《战国策校注》)撰。本书为补宋洪遵《东阳志》中所记人物之缺而作,始自梁朝,迄于南宋末。每人皆先述其事迹,后录其诗文,并间有吴氏考证、按语。体例略近元好问《中州集》,但元氏借诗以存

  • 竹书纪年集证

    五十卷。清陈逢衡(详见《逸周书补注》)撰。正文四十九卷,卷五十为《补遗》;卷首《凡例》、《叙略》、《集说》,不入卷数。逢衡以孙晴川、徐文靖两家纪年文书尚未精当,乃旁搜博采,细为诠释。始以群书订《竹书》

  • 小忽雷

    二卷。清孔尚任、顾采合撰。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李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中授国子监博士,迁户部员外郎,后以故罢官。孔尚任博学能文

  • 白羊山房诗钞

    六卷。清单可惠(生卒年不详)撰。单可惠号芥舟,别号白洋山人,(约为清代乾隆、道光间人)。高密(今河北高密)人,以诸生屡试不第,生活穷困,居屋不蔽风雨。壮年后即放弃举业,致力于诗古文词,孜孜不倦,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