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明毛纪(1463-1545)编。毛纪,字维之。掖县(今山东)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举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纪学识丰富,著有《密勿稿》、《辞荣稿》等,并行于世。是书前有引一篇,称昔
一卷。旧题“麻衣道者撰”。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旧传麻衣道者,授希夷先生。崇宁间,庐山隐者李潜得之,凡四十二章,盖依托也。”朱侍讲云:南康戴主簿师愈撰。朱子亦称,此书系戴师愈伪造。此书为宋人撰本,故
一卷。清沈豫撰。此书的目的,是为见于《皇清经解》的有清诸儒录其师承所自。其实有清诸儒,大多能自得师,不比汉儒传经,确有授受。且其中所载,不无疏失。如谓毛奇龄之学,原于其兄锡龄。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
一卷。宋张榘撰。榘字方叔,南徐(今江苏镇江)人,生平不可考。观集中《青玉案》词“六朝旧事,一江流水”句,《浪淘沙》词“钟阜石城何处是”句,可知曾官于建康。又据《水龙吟》词“何时脱了尘埃墨绶”句,则知曾
十四卷。清沈德潜(1673-1769)编选。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苏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后以年老辞归,在籍食俸。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等。沈德潜工诗,是清代著名
六卷。明杨信民(生卒年不详)撰。杨信民江阴人(今属江苏省)人,永乐中任日照县知县。本书以《洪武王韵》为序,分别排列诸姓。各系古之名人于姓下。分为八十一类。各以四字标题,别为编目于卷首。书与录绝不相符。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杭辛斋,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因反对帝制入狱。于易学颇有研究,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学易笔谈二集》、《易楔》、《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
八卷。清庄亨阳(1686-1746)撰。庄亨阳字元仲,福建南靖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淮徐海道。《庄氏算学》系庄亨阳收集诸家算法,为推究高深测量之变化,参考《几何原本》、《梅氏全书》、《
一卷。晋徐乾撰,清马国翰辑。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著录有《禘梁传》徐乾注十三卷,下注云:“乾字文祚,东莞(今山东诸城)人。”杜佑《通典》也说,徐乾,晋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中太学博士
二卷。明朱师孔(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朱师孔,字时行,安徽徽州(今歙县等地)人。生卒年不详。家于湖北武昌。万历中岁贡生。是集名以《性灵》,系欲抒写胸臆不落窠臼之意。然师孔为吴国伦弟子,终不能脱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