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人选唐诗

唐人选唐诗

一卷。唐佚名编。敦煌本诗选两残卷。甲卷凡六家,计七十一首。前三首人名在断损处,不可见。其名存者,有王昌龄、邱为、陶翰、李白、高适。高适诗《上陈左相》一首,残佚后半。乙卷凡二家,录诗四十三首,末二首题李昂,然两卷笔迹,知出一人,合而观之,乙卷之首,正接高适《上陈左相》诗之后半。甲卷之首,即为李昂诗,亦与乙卷之尾相衔接,正为延津巧合。考李昂诗《全唐文》书载一篇,今得佚诗四。王昌龄诗此卷载十七篇,见于集本者四篇。其八篇今见《孟浩然集》,疑原为二家,抄者脱去孟浩然名字,致相混淆。邱为诗六篇。陶翰诗三篇,载《全唐诗》者各一篇。李白诗三十四篇。又古意以下九篇。误入陶翰诗后,共得四十三篇,悉载集中。高适诗四十三篇,见于集者仅三十七篇,共得唐人佚诗二十二篇。至其今存篇什,所有异文脱句,足资校正传本者尤多。按唐人总集,当代选本,传世本仅《箧中》、《国秀》诸集。此卷作者,均开元天宝间人,更在元所集之前,尤足珍贵。甲卷罗振玉已印入《鸣沙石室古籍丛残》,署为《唐人选唐诗》,是仍以其名。有敦煌卷子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唐人选唐诗》(十种),该残卷列于首卷。

猜你喜欢

  • 吴孙子兵法

    见《孙子》。

  • 论语蔡氏注

    一卷。晋蔡谟(312-387)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今河南民权东)人。晋学者,官至司徒。曾参加议定东晋宗庙制度,又汇总应劭以来《汉书注》为《集解》。谟注《论语》不见于史志。江熙集解

  • 汉代古文考

    一卷。近人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曾师事罗振玉,任清华研究院教授。著述宏富,成就卓著,撰有《殷墟书契考》、《流沙坠简考释》,《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西周金

  • 侍讲日记

    见《吕氏杂记》

  • 世祖章皇帝圣训

    六卷。康熙二十六年(1687)圣祖仁皇帝恭编,乾隆四年(1739)乾隆皇帝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全书共有一百一十三则,分为三十二门,主要记述了清世祖章皇帝福临,幼龄践祚,定鼎北京,统一全国的事迹,对顺治

  • 西樵野记

    四卷。明侯甸撰。侯甸,苏州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西樵野记》是一种记叙幽怪之事和其它杂事的笔记小说。《明史艺文志》记载说这部书是十卷,与此本卷数不符。《四库全书总目》编者疑有散佚,但据《西樵野记》的

  • 棠湖诗稿

    一卷。旧本题宋岳珂(1183-1234)编。岳珂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东几。淮阳(今属江苏)人。岳飞之孙。以祖荫累官江东总领、户部侍郎等职,封邺侯。本书收宫词一百首,皆咏北宋之事。卷首有岳珂自序,

  • 明人丛刻

    二十种,二十五卷。明佚名编辑。本书汇辑南北朝、唐、宋、元以来诗话、词话等谈艺评文之作,主要有梁钟嵘《诗品》、明王世贞《诗评》、宋严仪《沧浪吟卷》、元陆辅仁《词旨》、明王世贞《词评》、《曲藻》、唐孟棨《

  • 楷法溯源

    十四卷。清杨存辑录,杨守敬编次。杨存,生卒年不详,字孺初,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杨守敬(1839-1941),字惺吾,别署邻苏,湖北宜都(今湖北省南部、长江南岸一带)人。汉字形体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三

  • 北游录

    六册。明谈迁撰。谈迁(1594-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县枣林人。明诸生,终生未仕。好审古今治乱,熟于历代典故,立志编撰明史。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编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