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教义

四教义

六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四教义》即是智所作《维摩诘所说经玄义》之初章。在初章基础上进一步离析广义,作有六万余言,超过原在玄义所述初章份量的三分之二。《四教义》文开七重,一、释四教名,二、辨所诠,三、明四门入理,四、明判位不同,五、明权实,六、约观心,七、通诸经论。在释四教名中有五意,即:一、正释四教名,二、核定,三、引证,四、科简,五、明经论用教多少不同。在辨所诠中有四意,即:一、约四谛理,二、约三谛理,三、约二谛理,四、约一谛理。在明四门入理中有五意即:一、略辨四门相,二、正明四门入理,三、悉檀起四门教,四、约十乘观法成门义,五、信法两行四门不同。在明判位不同中有六意,即:一、约三藏教,二、约通教,三、约别教,四、约圆教,五、约五昧,六、约经论多少。在明权实中有三意,即:一、明权实,二、明格位,三、明兴废。在约观心中,就四教为四意。在通经论中,对诸经论及此经论为二意。《四教义》可谓会萃十二分教之大成,与《维摩经所说经玄义》相比较,虽然开章次第不同,但是不应以文义差别而崇彼废此,二者参照,有助于研习四教义义旨以及智学术思想的变化。现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复初斋文集

    三十五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北京大兴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内阁学士。精心汲古,金石、谱录书画、词章,皆能摘抉精审;书法冠绝一时,海内求书碑

  • 异域志

    二卷。元周致中撰。致中生卒年不详。江陵(今属湖北)人。官任知院,“奉使外番者六,熟知四夷人物风俗。”(《四库全书总目》)此书本名《裸虫录》,后人重编时改为今名。书中著录了二百余个国家和民族,编一百五十

  • 一枕奇

    即《鸳鸯针》之一二卷。见《鸳鸯针》。

  • 东山书院课集

    一卷。胡元玉录。光绪十八年(1892),胡元玉主讲于湖南攸县东山书院。《东山书院课集》为该院习课之士所作。卷首有胡元玉的序文,还有王闿运为之所作的序文。全书内容除数篇杂文之外,其余的都是经学。此学业都

  • 补春秋僖公事阙书

    一卷。清桑宣(详见《补周易口诀义阙卦》)撰。该书搜采《诗经》及《左传》、《公羊传》所载鲁僖公事十余条,以补充《春秋》所载之阙,参考价值不大。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

  • 闲云馆集抄

    六卷。明张位(约1582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撰。张位字明成,江西新建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卒追谥文端。张位著有《问奇集》,已著录。是集据书前于慎行原序,称“有内外二编”。今本乃

  • 海澄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陈瑛纂修。陈瑛,乾隆年间任海澄县知县。县志首修于明崇祯五年,再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陈瑛任县令后,以旧志多有欠缺,又设局重修,而成此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印。兹篇所载,大都平

  • 春秋阙如编

    八卷。焦袁熹(1660-1730)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上海市)人。清代经学家、诗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后,不赴会试,专研经学,工科举之学,诗亦戛戛独造,不侪流俗。除此书外,焦氏还有《此木轩诗集》

  • 说文引经考异

    十六卷。清柳荣宗(1802-1865)撰。荣宗字子翼,一字翼南,江苏丹徒人。为学不主一家之说,另著《尚书解诂》,未见传本。据柳氏自序说,《说文自叙》虽云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春秋》

  • 神隐志

    二卷。明宁王朱权(详见《汉唐秘史》撰。古来隐遁之士甚多,但皆非生来即有隐志。或避兵燹,或逃刑祸,必有原因。朱权则因政治上的失败而退隐,于南昌另构精庐(房舍),讲黄老之术,自号臞仙。作《神隐志》讲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