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回溪医案 慎疾刍言

回溪医案 慎疾刍言

《回溪医案》一卷,《慎疾刍言》一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回溪医案》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共载内科医案三十二条、妇科医案四条、外科医案十二条,共列五十五证,每证间有兼收数案者。案中详述病史、病因、病证以及治疗原则。对于疑难病证,一经诊辨,斡旋补救,其效如神。徐氏治学严谨,治病善于审证求因。并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病因、症状,以及受病部位,进行辨证论治,颇有独到见解。辨证、制方、遣药切于病情,并强调痰火痰热应与各种痈症鉴别,但病固、病机互相间又有联系。多为经验之谈,颇有临床意义,对后学很有启发。《慎疾刍言》又名《医砭》。为徐氏指陈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而作。此书成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分为补剂、用药、中风、咳嗽、吐血、中暑、痢疾、阴证、老人、妇女、小儿、外科、治法、制剂、煎药、服药、延医、秘方、诡诞、宗传诸篇,共十九篇。对误用补剂、内科杂病误治、不同患者如老人、妇女、小儿治疗上的区别、外科病证治法等简要论述,倡导因病施治。精理名言,出以浅显,于俗医之失,亦多纠正。论说明畅,议论中肯,颇多临证体验。上述二书,可供临证者有所抉择,不致淆惑。医案中间附王士雄按语,十分精审,可供参考。有《徐氏医书八种》本,《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著录。《回溪医案》有咸丰五年(1855)王士雄根据抄本编辑,并加按语刊行本,咸丰七年(1857)刊本,光绪元年(1875)河南聚文斋刻本。《慎疾刍言》有《徐氏医书》诸种本,道光十八年(1838)蔡氏涵虚阁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猜你喜欢

  • 江上遣闻

    一卷。清沈涛撰。沈涛,江苏江阴人。字次山,生卒年月未详。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曾任江西长宁知县。纂有《长宁县志》,著有《念山堂诗集》。《江山遣闻》记清初清兵南下,破南京后,发布剃发令,江阴人民群

  • 史集

    又译《集史》。伊利汗国拉施特奉旨主编的世界通史巨著。拉施特(Rashidal-Din,1247-1317)出身于波斯哈马丹的一个医生世家,曾任伊利汗国合赞汗宰相。此书撰于伊斯兰历700年(1300-1

  • 阳谷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王天壁纂修。王天壁字文,安徽桐城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二年(1673)任阳谷知县。考阳谷旧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知县刘素,书成于数月之间,难免陋略。再修于万历三十四年(16

  • 大学呓语

    一卷。中庸呓语 一卷。清耿问翁撰。耿问翁字锡公,河南襄城(今河南襄城)人。是书首有问翁自序、其子耿论道序及参阅姓氏。呓语二字,系其自题。是书大旨就《朱子章句》随文敷义。自序称有总提,有过渡,有结束,有

  • 御批通鉴纲目

    五十九卷,通鉴纲目前编一卷,外纪一卷,举要三卷,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九卷,以上诸书都是由清圣祖玄烨御批,吏部侍郎宋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校刊颁行的。《通鉴纲目》一书是朱熹因司马光《资治通鉴》以作纲

  • 勿庵历算书记

    一卷。清梅文鼎撰。梅氏著述推步之书计六十二种、算书二十六种,是编将各书撰写的主旨加以题解式的说明,其中述及古今中外历术诸家之源流得失,颇为客观。梅氏自著亦可从中得其大概。有知不足斋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 端人集

    四卷。清彭泰来(生卒年不详)编。彭泰来,字子大,号春洲,高要(今属江苏)人,约嘉庆、同治时在世。嘉庆拔贡。著有《昨梦斋文集》。此集为地方诗总集。前有彭泰来自序,称:“清代诗歌繁盛,而泰来有感于其郡尚无

  • 新书

    十卷。汉贾谊(200-168)撰。贾谊别号长沙,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早年受学于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和荀况学生张苍。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二十二岁文帝召为博士,任太中大

  • 说文解字注笺

    二十八卷。清徐灏(生卒年不详)撰。徐灏字子远,番禺(今属广东)人。学海堂诸生,同治间官庆远知府。著作尚有《说文部首考》、《象形文释》、《通介堂经说》等。是书性质略与王绍兰《说文段注订补》同,采取就注为

  • 梦草堂稿

    十二卷。明胡镇(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胡镇,字子重,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贾人。事迹无考。其诗以宫、商、角、徵、羽分为五集,每卷又以天时,园圃等门分类,各有圈点评识。为坊刻本之体例。有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