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璞堂吟稿
一卷。《续稿》一卷,《诗三刻》一卷。清方芳佩(1728-1808)撰。方芳佩,字芷斋,号怀蓼,又号凤池,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方宜照之女,巡抚汪新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乾隆十六年(1751)刊本,写刻极精。书前有沈德潜、方德发、杭世骏、徐德音所作序言。《诗三刻》有嘉庆九年(1804)刊印本。书前有自序。
一卷。《续稿》一卷,《诗三刻》一卷。清方芳佩(1728-1808)撰。方芳佩,字芷斋,号怀蓼,又号凤池,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方宜照之女,巡抚汪新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乾隆十六年(1751)刊本,写刻极精。书前有沈德潜、方德发、杭世骏、徐德音所作序言。《诗三刻》有嘉庆九年(1804)刊印本。书前有自序。
四十七卷,附目录一册。河南通志馆修,民国王树楠、张国淦等纂。王树楠(1857-1936),字晋卿,晚号陶庐老人,河北新城县人。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一岁入省城保定府莲池书院读书。同治十三年(1874),他
无卷数。清朱宗洛撰。朱宗洛字绍川,无锡(今属江苏)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任天镇县知县。此编凡例说用的是费直本,但其书每卦画六爻于前,而将初九、九二等字写在爻画之中。右列爻辞,左列小象,而
一卷。清胡翔瀛撰。翔瀛字峄阳,山东即墨人。康熙时贡生。此书由作者自序,胡氏认为周易六十四卦皆与日常生活相关,是修己治人之道。此书是为家塾训蒙之书,仅取六十四象以示易学之门径,文中间或附有其于洛闽之地的
二十卷。宋陈亮(1143-1194)撰。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金华)人。自幼聪颖,才气超群,喜谈兵法,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一挥而就。隆兴初(1163),上“中兴五论”,无回音,便自修于
明无名氏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明苏祐题辞,称从史陈永以是集见,曰司台司籍潘智手录,因命补缀,付之梓。”潘智为何许人,不得而知。书中设为问答、剖析、异同等部分,主要讲述法律及实际执法等问题。《法
二卷。宋代李石(1108-1181)撰。李石字知几,资阳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他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宋史》没有他的传。据《系年要录》和《画继》等书记载,知李石于绍兴二十一年(
十六卷。明程瞳(生卒不详)撰。程瞳,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程瞳认为朱熹是新安人,程颢、程颐远脉也出自新安,所以就集辑新安籍中出于朱、程门中的后学诸儒编为《新安学系录》,收宋代到明代共
四卷。清李锡书撰。锡书字见庵,山西静乐县人,乾隆进士,官至蓬州知州。著述凡十余种,总名为《锦官录》。《河洛图说》为其中之一。此书凡四卷,卷一论河洛,推本朱子之说,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又从曲沃崔致远说
十卷。《续编》一卷。清姚文田(1758-1827)撰。姚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湖州)人。高宗至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初,成状元,授修撰。入直南书房。上疏建议劝课农桑,免株连,
一卷。明纪坤(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纪坤,字厚斋,河北献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中诸生。是集后有其孙纪容舒跋,称坤少有经世志,久而不遇,乃息意逃禅。晚年所居曰“花王阁”。取文章无用,如牡丹之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