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壮学斋文集

壮学斋文集

十二卷。清周树槐(1876-1858)撰。周树槐字星叔,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山西沁源江西吉水县知县,年未五十致仕归。周树槐年二十四通籍,二十六作吏山西,阅三年,丁艰归里。归后尽烧向所为时文。一意致力于古文词之学,时年正三十,故以“壮学”名其斋,自号壮学子。此集为树槐手自编次付刻者。卷一论十篇,卷二议、说十六篇,卷三序十二篇,卷四记六篇、传四篇,卷五传七篇,卷六书事九篇,卷七书后十二篇,卷八十六篇,卷九书十五篇,卷十手简七十五篇,卷十一墓志铭、文辞、赞铭、题跋二十七篇,卷十二家谱、杂著三十七篇。树槐议论时有独见,叙事亦颇精审。集中如卷一《赵寿成王论》,谓长平之败缘于将赵括、不当归咎于受韩之上党,《蔺相如论》谓相如之完璧归赵,危不得完,危不得归,断太史公赞相如兼智勇为不当。《汉高帝论》,谓季布自以有罪于高帝而逃之,故帝可以赦布,丁公自以释高帝为德而来谒,故帝耻而杀之,皆深合事理。卷七《书仲尼弟子列传后》,谓子贡说齐之词为战国游士所为。《书苏文忠正统论后》,力斥正统之说,皆所见甚卓。卷十《与李孝廉论文手简》,亦时有精到之语。有清咸丰二年(1852)自刻本。

猜你喜欢

  • 王介庵奏稿

    六卷。王恕撰。王恕(1416-1568),明山西三原人。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正统(1436-1449)进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寺评事。历官扬州知府、南京刑部右侍郎、云南巡抚、宁夏巡抚、南京兵部尚书。

  • 于公案奇闻

    八卷,二百九十二回。不题撰人,公案小说,书成于清嘉庆初年。叙于成龙判案决狱故事。于成龙(1638-1700),清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康熙初由荫生授乐亭知县,累官知府、直隶巡抚、河道总督,有主持运河工

  • 广东夷务通商事宜

    不分卷。清伊里布(1772-1843)撰。伊里布,字莘农,爱新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战争中投降派。嘉庆进士。历任陕西、山东、云南巡抚。后任云贵总督、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是书为伊里布等任职边务的官

  • 山阴县志

    ①三十八卷。清高登先修,沈鳞趾、单国骥纂。高登先康熙初年任山阴县知县。此志为康熙十年(1671)刻本。全书三十八卷,分为:卷一疆域志,卷二城池志,卷三署廨志,卷四至卷五山川志,卷六古迹志,卷七物产志,

  • 巢林集

    七卷。清汪士慎(1686-约1762)撰。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画家。士慎工诗,精通篆刻和隶书,擅画花木,尤工画梅,其笔墨清劲,自成一家,也偶作人物,生动有效,为“扬州八怪”之一

  • 古今记林

    二十九卷。清汪士汉(生卒年不详)撰。汪士汉著有《秘书》二十一种。本书杂录正史以及百家之书,随笔摘录,编辑而成。全书分二十七类。作者自谓其义例有二:一纪淑慝以示劝戒,一搜瑰琦以资见闻。其资料似从类书中抄

  • 半隐集

    十卷。明陈衡(约1431前后在世)撰。陈衡,字克平,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明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官亳州学正。著有《半隐集》。是集凡十卷。其中序四卷,记一卷,说一卷,诗四卷,末附杂文及陈衡外甥

  • 京山县志

    ①十卷,清吴游龙修,王演纂。吴游龙,字禹门,盛京辽阳(辽宁辽阳)人。王演,字鹿材,本县人,贡生,官大理评事。考京山,汉为竟陵县地,隋初置京山县,历代不改。县志自宋时附郡志,未有专书。明初沿宋志,志郡即

  • 妙法莲华经论疏

    三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妙法莲华经论疏》是注解世亲菩萨所作的《妙法莲华经论》的专书。其《妙法莲华经论》中译本有两种,一是元魏勒那摩提译,僧朗、崔光等笔受。二是元魏菩提

  • 春秋归义摘要

    十二卷。明贺仲轼(1580-1644)撰,清范骧删订。仲轼字景瞻,卫辉获嘉(今河南获嘉)人。嗜读书,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陕西醴泉令,累官至武德兵备,甲申之变,自杀。范骧字文白,号默庵,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