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壮游编

壮游编

三卷。明王叔承撰。王叔承,初名光允,以字行,更字承父,晚更字子幻,自号昆仑山人,江苏吴江人。生卒年不详。《明史·文苑传》附载王稚登传中。王叔承早弃举子业,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入楚。其在邺下时,郑若庸荐之赵康王。叔承以王无下士实意,赋诗以行。有“壮心欲别逢知己,羞向侯门侍晚餐”之句。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亦以使酒偃蹇谢去。史称“其与王锡爵为布衣交。叔承遗书数千言,自谓当引大义以去就争,不当依违两端负主恩辜物望。盖其气节怀抱,亦非当时山人墨客以诗句为市者可比。最后从顾养谦于塞上,无所成就而归,乃不复出。”此集即其初入都时所作。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十家易象集说

    九十卷。清吴鼎撰。此编采用宋朝俞琰,元朝龙仁夫、吴澄、胡一桂,明朝来知德、钱一本、唐鹤徵、高攀龙、郝敬、何楷十家之说。其论辨去取,别为附录十卷。可能是认为汉、唐旧说略备于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宋儒新义

  • 唐折冲府考补

    一卷 罗振玉撰。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叔蕴,号雪堂、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晚清民初著名学者。光绪二十四年(1898)办东文学社,培养日语翻译,介绍西方、日本科学技术,反对康有为、梁启超

  • 武城县续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厉秀芳纂修,张大樽纂。厉秀芳,江苏仪徵人,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任武城县知县。张大樽,武城县儒学训导。厉秀芳任县令后,以邑志自乾隆县令骆大俊重修后,又将近百年未有踵其事者,遂于

  • 寒松阁诗

    二十卷。清张鸣珂(1829-1909)撰。张鸣珂,字公束,又字玉珊,浙江嘉兴人。曾以县令需次江右,官至中丞。家世清门,妙年力学,又得韵甫黄氏为师。于省垣书局任职二十余年。著有《艺谈琐录》等。是编诗八卷

  • 通俗篇

    三十八卷。清翟灏(?-1788)撰。翟灏字大川,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进士,官金华教授。《通俗篇》是翟灏的一部杂考之作,采集俗语、成语、方言词语等五千余条,分天文、地理、时令等,分别考辨语义,

  • 长宁县志

    十卷,清李绍膺、吴觐光修,金试重修,谢仲坑纂,楚元士续增修,邓风续纂。金试,江南休宁(安徽休宁县)人,贡生,雍正九年(1731)知县。谢仲坑,广东阳春人,解元,雍正六年(1728)任教谕。民国三年(1

  • 江陵志余

    十卷,清孔自来纂。孔自来,即朱俪钿,字伯靡,明辽藩宗人,自称句曲山人。江陵,荆州首邑,向无县志,仅将一县之事附见于府志。顺治间,孔自来于兵燹之后,据其遗书,补郡乘缺漏,采辑成书。《江陵志余》顺治七年(

  • 邵康节外纪

    四卷。明陈继儒(1558-1639)编。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出版家。《明史》本传称其“幼颖异,能文章”,“又博闻强识”。隐居昆山,后筑室东佘山,屡召不受,杜

  • 别本学文堂集

    四十七卷。清陈玉璂(约1681前后在世)撰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少有大志,读书勤苦,每至夜半,两眼欲合,就用艾灼臂,学有所成,凡天文、地志、兵刑、礼乐、河渠、赋役等等,皆研究

  • 许灵长诗

    不分卷。明许光祚(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许光祚,字灵长,陕西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此集刻于万历四十年(1612)。其诗格平易,刊本不分卷数,而各体之首必题曰初集,似未意之本。四库已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