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笺疏

夏小正笺疏

四卷。清马征麟(生卒年不详)撰。马征麟,字素臣,怀宁(今安徽怀宁)人。是书前后无序跋。据书首同治七年(1868)自识,知笺为其父作,曾编入二五陈数启蒙月令篇,征麟后为之疏。主要依靠黄叔琳注本,加以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一家。是书引征丰富,意议拓展,加以马氏洞晓音韵,能辨别正假,过黄氏书数倍。如“二月荣芸为采芑之误”,“八月参中则旦为七月错简”,是对经文有考证;“八月鹿人,人为从之缺体,或又于鹿从间衍人字,故戴传附或曰一解,非经之正,尤合经意;“三月委杨下杨则苑,苑通菀,俗为花”,“二月有鸣仓庚下长股也三字为四月鸣蜮传错简”,是于传文有审定;“十二月陨麋角下阳气旦睹,旦传本作且,睹为暏之讹,且睹者以日拟月,谓时加丑则天且暏”,尤见会通。其他如“万为文武舞之总名”,“颁马为均军赋之东徒,无与马政”,足正传讹。然是书中错误也不少,如释“鞠则见”曰:“鞠盖驾之假字,驾者鹑也,南方朱鸟三次之星名。”然它书不言鹑星为驾为鞠,且鹑星为赤凤之鹑,亦非属之鹑。此类还有不少,兹不备举。尤为不应该者,是书竟无视王引之《经义述闻》及《说文》段注,谓《说文》以为鼁之或体,误谓萑从艸雚声,谓贲从犇声。然百密容有一疏,论其大体,此书与程鸿诏之《夏小正集说》水平相当。是书有稿本及同治间思古书屋本。

猜你喜欢

  • 王氏经说

    六卷。清王绍兰(详见《周人经说》)撰。本书卷一为《周礼》,卷二为《礼记》,卷三,卷四、卷五为《左传》,卷六为《公羊》、《穀梁》。其考订经义,颇多可取之处。如“共簠簋”一条,认为《毛传》据内因此簋圆簠方

  • 灼薪剧谈

    二卷。明朱承爵(生卒年不详)撰。朱承爵,字子儋,盛年锐志进取,累试不利,遂放弃科第,多购图书,下帷发愤,以古文辞名于世,与唐寅、文征明相倡和。家多藏有鼎彝、名画,著有《鲤退稿》、《灼薪剧谈》等。此书成

  • 中庸述义

    二卷。清黄锡庆撰。是书无序例,开卷冠以全旨一篇,大旨专宗《章句》,故以《述义》为名,间或弥补疏漏,还是述之意。如解《中庸》,称中是古圣相传之道统心法,至精至大。孔子恐人不易识,及舍近而求远,所以加一“

  • 大学三纲八目箴

    一卷。附性理渊源撮要 一卷。朝鲜柳崇祖撰。崇祖字宗孝,又字真一齐,号石轩,朝鲜金州人。成宗壬辰进士,己酉文科。官至成钧馆事。是书取《大学》明明德,作新民,止至善,使无讼,格物致知,慎独,正心修身,齐家

  • 春秋公羊颜氏记

    一卷。汉颜安乐撰,清马国翰辑。颜安乐字公孙,鲁国薛(今山东滕县南)人,汉代著名公羊学家。他是眭孟的姊子,家贫勤学,官至齐郡太守丞,后为仇家所杀。《汉书·儒林传》说颜安乐与严彭祖一起师事眭孟,由是《公羊

  • 印书

    二卷。明朱闻(其生平不详)纂,赵宦光(参见《六书长笺》)删。是书所收之字,《说文》之外,凡古文、籀文、汗简及印章习见字体皆录之,以备治印参考之用,故名《印书》。其编次大致以物类为别,起于纪数字终于鸟兽

  • 资治通鉴补

    二百九十四卷。明末清初严衍(1575-1645)撰。衍字永思,一字午庭,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万历中,补县学生,博通史学,四十一岁始肆力于《资治通鉴》,毕三十年之力始成此书。以十七史为主,亦间及它书,

  • 永泰县志

    十二卷,民国金章修,王绍沂等纂。金章,民国时任永泰县知县。邑志首修于明万历,再修于清乾隆。金章任县令后,于民国六年(1917)五月设局修志,中虽经变故,但一直坚持不懈,于民国九年(1920)一月完成此

  • 辨定祭礼通俗谱

    五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初晴,学者称为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兼工书画,与毛先舒、毛际可齐名,为“文中三豪、浙中三毛”之一。本是明朝诸生,明末遁隐,康熙间

  • 声说

    二卷。清时庸劢撰。事迹见“声谱”。时氏既撰《声谱》,遂集许书形声之误者,凡三百七十七字,成《声说》二卷。其所立说,不专主许氏,必遍考诸家,并参诸古文字,反复审核,谨慎求其是而后已。所论虽或有失,就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