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天凑巧

天凑巧

三卷。题“罗浮散客鉴定”,罗浮散客又有小说《贪欣误》六回,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据书中内容判断,作者是明末人,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天凑巧》或误作《天然巧》,拟话本小说集,每卷演一回故事,共三个故事。第一回《佘尔陈》,述吴中秀才佘尔陈恋妓小娟,欲以千金赎娶之,不料委托办事的社友江公子却借机将小娟骗走,后几番周折二人得完聚。第二回《陈都宪》,写一个又穷又蠢笨非常的读书人陈都宪,阴差阳错在科场上连中登第,后官至都御史的荒唐故事。第三回《曲云仙》,写身有武技的女子曲云仙故事。小说对当时社会黑暗多有揭露,如第一回和第三回江公子、方公子骗夺人妻的丑行,第三回中方游击利用军权贪污自肥的故事。尤其是第二回陈都宪莫名其妙发迹的经历,在“天凑巧”的故事背后,深刻地讽刺了封建社会取士用人制度上的荒唐。该书原不知几卷,今存的清初刊本只存三卷。

猜你喜欢

  • 优古堂诗话

    一卷。宋吴(约1109年前后在世)撰。吴,字正仲,安徽滁州人。绍圣四年(1097)时中宏词科,靖康时官翰林承旨,与耿南仲朋比为奸,力主割地议和,建炎时谪放以死。其人品殊无足观,然诗话多有可采。其书凡百

  • 唐山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苏玉修,杜霭、李飞鸣纂。苏玉,字辉山,满州人,曾任唐山知县。杜霭,元氏县人,曾任唐山县教谕。李飞鸣,元城人,曾任唐山县训导。光绪六年知县苏玉集邑人以同治十年志稿为蓝本而纂辑新

  • 退思易话

    八策。清王玉树著。王玉树字廷桢、安康人。此书第一策为汉学,第二策为古义,第三策为宋学,第四策为图书,第五策为诸儒诠释,第六策为各家异说,第七策为篇章,第八策为字句。全书抄取汉、宋诸家易说,分其源流,考

  • 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

    见《伤寒直格方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唐语林

    八卷。宋王谠撰。生卒年不详。王谠字王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宰相吕大防之婿。曾为京东排岸司,元祐四年任国子监丞,后改少府监丞。此书仿《世说新语》体例,按内容分门系事,并将《世说新语》原有的三十五门,

  • 国清百录

    四卷。唐代释灌顶撰。灌顶生平事迹详见《大般涅槃经疏》辞条。《国清百录》一书,是在天台宗创始人智灭度后,先由沙门智寂搜访他的事迹笔札及其碑文等进行编集,因书未成而去世,遂由灌顶继续增撰而成。此录前有宋绍

  • 竹书统笺

    十二卷,清徐文靖撰。文靖曾著《禹贡会笺》。是书作于孙之騄考订竹书以后,亦因伪沈约注为之引证推阐,首仿司马复补《史记》例,作伏羲神农纪年,题曰前编,而自为之注。多据毛渐伪三坟,殊失考正。次为杂述,述竹书

  • 蓬莱观海亭集

    十卷。明潘滋(生卒年不详)编。潘滋,婺源(今属江西)人,其他事迹不详。观海亭在山东蓬莱阁,为观海市蜃楼之地。嘉靖二十九年(1550),潘滋为登州府(今属山东)推官,本书即此间承台檄所辑古来诗赋碑记之文

  • 郑记

    一卷。清袁钧(见《六艺论》)辑。此书《隋志》著录六卷,题郑玄弟子撰。两唐《志》并载《郑记》六卷,均不著撰人。唐刘知几《史通》云:“郑之弟子分授门徒,各述师言,自相问答,编录其语,谓之《郑记》”(据王利

  • 古音余录

    五卷。明杨慎撰。杨慎事迹见“俗言”。书后有杨慎后语云:“《古音略》既勤梓人,大理董生难尤数数是者,则进而称曰:‘先生是书行,转注昭矣,然尚犹颇有遗余焉,则复采拾得千若字。’予为删润,以为《古音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