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溯源
三卷。美国人丁韪良(生卒年不详)撰。全书三卷,上卷言上帝惟一,上观天象,下考地理,近验人身,远察物性,皆足以证。中卷言上帝垂教,以预言神迹教化等事为证。附录有徐光启奏疏及景教碑文。下卷历举新、旧约诸大端,儒家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丁韪良此书,与沙守信《真道自证》内容大体相类。书前有咸丰四年(1854)四明范容埭序,知此书成于是年秋。现存的版本有美华书馆本。
三卷。美国人丁韪良(生卒年不详)撰。全书三卷,上卷言上帝惟一,上观天象,下考地理,近验人身,远察物性,皆足以证。中卷言上帝垂教,以预言神迹教化等事为证。附录有徐光启奏疏及景教碑文。下卷历举新、旧约诸大端,儒家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丁韪良此书,与沙守信《真道自证》内容大体相类。书前有咸丰四年(1854)四明范容埭序,知此书成于是年秋。现存的版本有美华书馆本。
清蓉鸥漫叟撰。作者约乾隆年间人,生平不详。此书为杂剧集。作者自序称“性爱填词,往往为小乐府。稿甫脱,即为人持去。己未秋客白门,羁邸无聊,取青溪近事之可供谈噱者各填一曲,共成十六曲,总称《青溪笑》。言情
一卷。清徐润第撰。润弟字广轩,山西五台(今山西五台)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是书乃润第与张廷鉴共读《蕺山语录》时撰成。蕺山之学,出自姚江,故书中推论姚江、蕺山讲学宗旨甚为流畅。
一名燕间录。二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为陆深随笔札记之文,共二卷,杂论史事得失,经典异同,也涉及一些当代故实。如:“我朝准周礼建官,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第,在庭立班亦然。宋制虽
四十二卷。宋施子美撰。施子美,生卒年、仕履皆不详。据江伯虎《施氏七书讲义序》,宋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年少而升右庠,不数载而取高第,为孙、吴之学者多宗师之”。施氏于《讲义》之中,发挥自己的见解,又广
四卷。明徐溥(1428-1499)撰。徐溥,字时用,号谦斋,江苏宜兴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由编修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靖。事迹具《明史》本传。徐溥于孝宗时在内阁十二年
十二卷。明郑晓(1499-1566)撰。郑晓生平见《古言》二卷辞目。有《禹贡图说》,此编第一卷为说经,第二卷为诗,第三卷至第八卷为杂文,第九卷至十二卷为奏疏。在奏疏中又分三类。首淮扬、次兵部、再次刑部
六卷。清谢振定(生平详见《知耻斋文集》)撰。谢振定诗笔清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自抒怀抱,重自然,少模拟。清诗人张维屏在《诗人征略》初集中摘其“宵寒烛屡跋,琐碎诵新句,雨足分秧水,风清丽麦天”诸断句。杨
二十卷。明郑友元撰。据《湖广通志》,郑友元字元章,湖北京山人。天启二年(1625)进士,官至御史。该书将《彖传》接在经文卦辞下,而把《文言》之释彖者分出来附在《彖传》后面,接下来是《大象》、《爻辞》和
三卷。清潘衍桐撰。衍桐原名汝桐,字孝则,号菶廷,又号峄琴,南海(今广东南海县)人。同治戊辰(18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尚著《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两浙輶轩录》、《雅缉堂诗话》
共七卷(《六书精蕴》六卷,音释一卷)。明魏校(1483-1543)撰。魏校字子才,昆山(今属江苏)人。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著作还有《周礼沿革传》、《大学指归》、《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