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府志

太平府志

五十卷,清甘汝来纂修。甘汝来(?-1739),字耕道,江西奉新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进士。以教习授知县。雍正间,任吏部主事、广西太平府知府、广西巡抚、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初,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四年(1739)卒于任所,谥庄恪。旧志修于明隆庆五年(1571)甘东阳秉笔始,万历元年(1573)稿成,后经参互考订,裒集编纂数年,万历三年(1575)成编,五年(1577)刻本。此编知府甘汝来续修于二百余年之后。志成于雍正四年(1726),《太平府志》雍正四年刻本。全志共五十卷,志分天文志、地舆志、营建志、食货志、武备志、职官志、名宦志、土司志、选举志、人物志、禨祥志、艺文志、象胥志,共十三门。此志专列土司志,太平历为羁靡之地,自宋以后,替袭废置不一,此志详载各土可世袭源流,是研究土司制度的翔实材料。此外,太平府在粤西极南,与安南(今越南)接壤,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即安南境,志设象胥志一门,专志安南,此例为他志所无。此志广稽博考,考订加详,足备一郡之文献。

四十卷,清黄桂修,宋骧、郝煌纂。黄桂,字汉桂,辽东人。初以通政参议外转贵州分守恩仁道奉裁,迁升淮扬分巡副使,康熙十年(1671)来任太平府知府。宋骧,字龙溪,清高邮州人。举人,康熙十一年(1672)来任太平府教谕。太平郡志,始修于明弘治十年(1497),再修于正德十一年(1516),其后未经纂定者,至清康熙百五十年。郡守黄桂,延访宿儒,详加厘正,于康熙十二年志成。此志记载,多合志法,如建置沿革表,据历代正史,分析考辨,用年表以建置为经,职官为纬,相互表里,上下数千年间诸务灼如指掌。旧志中六朝疆域,分属不当,守令所辖,亦复屡变,此则据宋以来史书地志,以本郡专辖为定,其年与地所不隶者,皆尽删去。此志用班史年表例,自汉迄清之康熙,胪列井然,不以附会滥收。此志注重考订辨证,体例严谨有法,在安徽府志中堪称至善。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活字本、抄本。

猜你喜欢

  • 绿筠轩诗

    四卷。清张元(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张元字殿传,淄川(今山东济南)人,张庆笃之侄。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四年(1726)举人,官鱼台县教谕。张元工诗,少时与高凤翰、朱令昭等同结柳庄诗社。张元诗法本王士

  • 周礼畿内授田考实

    一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字寅臣,号朴斋,安徽绩溪人,岁贡。著有是书及《周易传义》、《三礼札记》、《周礼井田图说》、《井田出赋考》等书。《耆献类征》及《清史列传》有传。此书专论《周礼》畿内授田之制度。书中

  • 马平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舒启修,吴光升纂。舒启,满洲正红旗人。举人,知县。吴光升,纂辑《柳州府志》同时纂辑此志。县旧无志,康熙六年(1667)阎侯志草二册,逾三十余载,邑人稍加补缀,又四十年马君就遗帙增损,集四

  • 说文分韵易知录

    十卷。清许巽行(生卒年不详)撰。巽行字亦葵,号密斋,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乾隆壬午(1762)副榜贡生,官安徽南陵县知县。此编仿徐锴《说文韵谱》、李焘《五音韵谱》,自东至甲,将部首字按四声编排。对

  • 灵萱阁集

    八卷。明汤兆京(?-1619)撰。汤兆京,字伯闳,江苏宜兴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灵萱阁集》。是集为汤兆京诗文集,凡八卷。兆京廉正耿直,佐孙丕扬掌察典,尤力持公议,为群小

  • 中秘草

    三卷。明李沂(?-1606)撰。李沂,字景鲁,湖北嘉鱼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因劾东厂太监张鲸,廷权削籍。后赠光禄少卿。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皆其为庶吉士时所作。据其《自记》称

  • 禊帖综闻

    一卷。清胡世安撰。胡世安,详见《大易则通》条。本书系荟粹古今禊帖题识,均常见陈言。书中考证聚会兰亭诸人生平、仕履,与考证书法无关。至于指摘禊帖内岁、会、兰、亭、禊、弦、快、倦、撰等字不合六书,乃为一家

  • 游桃花源记

    一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诸城人。康熙时举鸿博,授检讨,著有《卧象山房集》、《滇程日记》等书。此记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云南典试后,回道桃源,游之所作。桃源山在桃川宫东,距常郡不

  • 西村十记

    一卷。明史鉴著。史鉴,明成化间松陵人,别号西村。此编十记一卷,内容为:临平山、宝石山、参寥泉、鄂王墓、飞来峰、韬光、三天竺寺、风篁岭、灵石山、烟霞洞、石屋洞、虎跑泉、玉岑山、六通寺、南屏山、玉泉寺、紫

  • 骊珠随录

    五卷。明杨仪编。杨仪,字梦羽,常熟(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约嘉靖二十年(1541)前后在世。嘉靖五年(1526)进士。累官兵部郎中,山东按察司副使。本书杂录诸文,自序称意取不盛传于世者。但,诸如《阴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