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金镜策

太平金镜策

八卷,附《答策秘诀》一卷。元赵天麟撰刘锦文编。天麟生卒年及生平不详。自称东平布衣。其书以建八极、修八政、运八枢、树八事、畅八脉、宣八令、示八法、举八要为纲,而系以六十四子目。文皆俪偶之词,无所建白。卷首题经进字,又冠以进表一篇,语意弇鄙。如云:“若国家使随流待诏,更倾三峡之波涛;若国家使无罪客身,自有五湖之烟月。”《四库全书总目》评曰:“自古以来,岂有此对扬之体。”《四库全书》列为“存目”。有元至正九年(1349)建安刘氏日新堂刊本(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五字)、元刊本(仅存一至三卷,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安澜纪要

    二卷。清徐端撰。徐端,字肇之,德清人。乾隆间以通判官东河河工。嘉庆间累官江南河道总督。明习河事,授吏程功,因著此书。光绪十四年(1888)刻印。其所论大旨为,需重防患于未然。并谓凡有河堤之责者,但能守

  • 北宋嘉祐石经周礼礼记残石

    一卷(吉石盦丛书本)。罗振玉据其所藏本影印。书不分卷,凡三十一页。首影印原石《周礼》、《礼经》、《孝经》三经残字,后有罗氏宣统丁巳闰月跋。据跋所记,《礼记》存《檀弓》六十行,《中庸》五十行。《孝经》存

  • 高闲云集

    六卷。元董养性(生卒年不详)撰。养性字迈公,乐陵(今属山东)人。至正中任昭化令,摄剑州事。入明不仕。作《高闲云赋》以自况,并以名集。前有洪武中王翌序,盛赞其诗文。此本仅诗五卷,赋一卷。文则亡佚。《四库

  • 辛甲书

    一卷。原题周辛甲(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辛甲,亦称辛尹,原为商臣,曾多次谏纣王,而其意见从不被采纳,遂离商到周,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任太史等职,曾命百官作箴辞以劝戒国王。《左传·襄公四年》简录其

  • 学案备忘录

    一卷。清成蓉镜(见《周易释爻例》)撰。该书题下有自注:“随笔杂记,略无诠次,聊备遗忘。”此为书名之由来。又说:“国史《满汉大臣传》、《儒林传》及《国朝先正事略》名儒类所已有者,悉删去。”所录五十八人。

  • 见闻杂记

    四卷。明李乐撰。李乐,字彦和,号临川,归安(今浙江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著有《见闻杂记》四卷。这部书前二卷全是录载董氏《古今粹言》和郑晓《今日言论》。后

  • 诗解正宗

    四卷。清肫图(生卒年不详)撰。肫图字溥仁,清宗室。著有《理象原解》、《书经直解》及《诗解正宗》。此书概因小序简要而世宗皇帝钦定之书又卷帙浩繁而往复涵泳辑录而成。此书以大序、小序列于篇首,而后随文释意,

  • 三苏年表

    二卷。宋孙汝听撰。孙汝听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为宋文学家苏洵、苏辙、苏轼的年表。本为三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三苏年表》三卷,右奉议郎孙汝听撰。汝听当是蜀人,叙蜀甚详。”然到清修《四库全书

  • 丁酉北闱大狱纪略

    见《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

  • 读小戴礼日记

    无卷数 清阮惟和(生卒年不详)撰。惟和,字子衡,松洪府奉贤县(今上海市)增生。《读小戴礼日记》乃《学古堂日记》之一种,其书有考《曲礼》四条、《檀弓》四条、《王制》三条、《月令》十四条、《曾子问》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