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威远县志

威远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李南晖修,张翼儒纂。李南晖,通渭人,曾任威远县知县。张翼儒,平襄人。威远县志创修于明中叶邑令汪鲸,至乾隆李南晖任县令时,已二百余年,所存汪志仅有写本七十余页,李遂立意重修邑乘。翼儒系其姻娅,萍踪偶聚,相助为理。二人广搜博采,同时参阅各类史书,终成兹编。《威远县志》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共八卷首一卷,卷首为序、修纂姓氏、凡例、篇目次第说、诸图。正文分为:卷一,天文志。卷二,地理志。卷三,建置志。卷四,官师志。卷五,食货志。卷六,典礼志。卷七,人物志。卷八,艺文志。此志叙述繁冗,罔知体要。如建置下子目有树艺、惠恤,食货下有支存裁减。风俗入于典礼,人物下虚立理学儒林,艺文首载圣谕,是皆一得自足之儒,凭臆为之,而不知其大乖体制也。各门冠以小引,大多高谈空论,无参考价值。尚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补乾隆四十年本。② 六卷,清陈汝秋纂修。陈汝秋,江苏宝山人,乾隆进士,曾任威远县知县。嘉庆三年(1798)十二月,陈汝秋任县令后,曹吏以志进。陈披阅后,认为该书叙古今沿革,考据多疏,记河道源流,靖委未悉,遂萌重修志乘之心。后逢大府檄所属各送邑志,因取旧志校之,订其讹,辨其实,正其图经,均其道里,癖其伪体,汰其俚词,而成是编。《威远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此志自天文以至人物,条分缕析,眉目清晰,足称精核。各门前冠以小序,侃侃而谈,亦颇蕴籍。可谓简明博洽,笔老气苍,不入寻常蹊径。惟以诰敕冠诸艺文之首,且不过五品以下诰命耳,以此自乱其体,乃使璧有瑕也。尚有光绪三年(1877)重印本和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补嘉庆十八年刻本。③ 三编四卷,清吴增辉修,吴容纂。吴增辉,阳湖人,曾任威远县知县。吴容,岁贡,训导。兹编为威远县志第三编也。《威远县志》光绪三年(1877)刻本,共四卷。分为:卷一,姓名、凡例;天文志,含星野、井鬼图、井鬼步天歌、井鬼主应,舆地志,含沿革、疆域、形势、山川、水道图;职官志,含知县、儒学、汛防、典史,建置志,含城垣、万寿亭、公署、公馆、三费局、街道、社稷坛、神祇坛、先农坛、至圣庙,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节孝祠、奎文阁、武庙、文昌宫、龙神祠、火神祠、地隍庙、三皇庙、李公祠、津梁。卷二,食货志,含物产、仓储、户口、赋役、蠲政、权政、请领、军需、惠恤;学校志,含圣谕楼、申明亭、明伦堂、书院、义学、考棚、教场、演武厅、学额、学田、贫士田、风俗;选举志,含贡生、举人、进士、武举、武进士、荐辟、恤荫、仕宦、封赠;武备志,含兵额、铺司、炮台、火药局、器械、团练、砦堡。卷三,人物志,含忠节、忠义、孝友、行谊、寿民、流寓、坊表、丘墓;列女志,含贤母、孝妇、贞女、节妇、烈女、烈妇、寿妇、坊表;艺文志,含记、序、传、书、启、诗,杂类志,含古迹、金石、外纪、辨伪、祥异。卷四,附奉颁典礼暨田房诸契。此志编次既无体例,词笔更为平庸,立论多荒谬。山川一篇,杂以术者风水之说。封赠之表,俨若私家谱系。其贬李陈旧志也,谓详者近于琐屑,略者未免粗疏,今观邑志,实兼而有之。所谓三长,乃不一具。尚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补版本。

猜你喜欢

  • 兰云菱梦笔记

    一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是作者在常州、镇江、扬州、南京诸地时的笔记。书中谈论金石,考证古迹,记述人物遗踪,如记载黄仲则、赵怀玉、洪亮吉、赵翼等人的事迹;书中还列举了识辩玉台名翰目录;记载了扬州、常州的

  • 南雍诫勖浅言

    一卷。明傅新德(生卒年不详)撰。傅新德字元明,又字商盘,定襄(今属山西)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右侍郎。此书是任国子监司业署祭酒时训导诸生之文。凡诫言八条,为《淫荡》、

  • 鲁春秋

    一卷。清查继佐(1601-1676)撰。继佐字伊璜,一字敬修,号舆斋、东山钓史,浙江海宁人。人称东山先生、朴园先生。崇祯举人。工文史,擅书画。曾任鲁王政府兵部职方主事。明亡后从事编撰明史。因庄廷“明史

  • 集韵表

    一卷。民国施则敬撰。是书因陈澧治《广韵》之法以治《集韵》。认为陈氏所考“喻”“为”二纽,口治心治俱难解析,复并“喻”“为”为一纽。而从黄侃分微于明,考《集韵》为四十纽。复统之以二十三摄,制为一表。以韵

  • 戴东原集

    十二卷。《札记》一卷。《年谱》一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思想家、学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曾师事婺源江永。乾隆三十八年(1773)奉诏任《四库全书》纂修官

  • 周易卦变图说

    一卷。清宋祖骏撰。宋祖骏字伟度,江苏长洲人。

  • 快书

    五十卷。明闵景贤(生卒年不详)、何伟然(生卒年不详)同编。闵景贤,字士行,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何伟然,字仙臞,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二者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割裂诸家小品五十种,汇编为一集。大

  • 刘氏碎金

    一卷。清刘延禧撰。延禧字辰孙,江苏吴县人。刘氏精音韵之学而不喜著作。延禧殁后,其友人吴县雷浚辑其遗著一卷,名曰《刘氏碎金》,收入古韵通说跋一篇、答袁春巢书一篇、袤轩杂缀数则。所论颇能发明音理,证据确凿

  • 新校晋书地理志

    一卷。清方恺撰。方恺,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是书考证《晋书地理志》,指出其中许多谬误舛错,又根据沈约《州郡志》、魏收《地形志》、郦道元《水经注》,以及杜预、张华、京相璠、皇甫谧、刘逵等人著述辨驳校证,

  • 骊珠随录

    五卷。明杨仪编。杨仪,字梦羽,常熟(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约嘉靖二十年(1541)前后在世。嘉靖五年(1526)进士。累官兵部郎中,山东按察司副使。本书杂录诸文,自序称意取不盛传于世者。但,诸如《阴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