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

十卷。魏王肃(195-256)撰。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曾遍注群经,不分今古之文,对各家经义加以综合。长于贾逵、马融之学,唯不喜郑玄之说。故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逸事,综合成篇;又取《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大戴礼》诸书中有关古代婚姻、丧祭、郊禘、庙祧等制度与郑玄不同处,借孔子之名,攻击郑学。卷六关于“五帝”之说,实杂采《礼记》、《左传》,而假为季康子问答,以驳郑玄“六天”说。卷七“郑问”关于“郊祀之礼”说,实杂采《礼记》等书假为定公、孔子问对之词以驳郑玄。自称得之于孔子二十二世孙猛,作为所撰《圣证论》的论据。与郑学对立,称为“王学”。带有辑佚性质,也保存了一些古书。如《问王(玉)》可考见《文论》遗文,《王言解》可校《大戴礼记》。《孔子家语》,《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七卷,周孔丘门人撰”。早佚。今本十卷,四十四篇,系王肃伪托之作。该书经先贤诸子反复考证,其出于肃手无疑。特其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其书至明代,传本颇稀。故何孟春所注《家语》,自云未见王肃本。明代所传凡二本,闽徐家本,中缺二十余页;海虞毛晋家本,稍有不同而首尾完整。今不知徐木存佚。《孔子家语》有《百子全书》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二十二子》本,《四部备要》本等。清孙志祖有《家语疏证》。1990年和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明覆宋刊本影印。

猜你喜欢

  • 约言录

    二卷。清代魏裔介(1616-1686)撰。此书是作者关于儒学研究方面的笔记,分内外篇,内篇多是作者讲学的言论,外篇则侧重于杂论,有一定参考价值,有《魏贞庵遗书》本。

  • 中庸衍义

    十七卷。明夏良胜(1480-1538)撰。夏良胜字于中,南城(今属江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吏部考功员外郎、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后为仇家所陷,谪戍辽东。著有《东洲初稿》等书。此书嘉靖间夏

  • 补注东坡编年诗

    五十卷。清查慎行(1651-1728)撰。查慎行,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改今名,字悔余,号初白,又号查田,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康熙三十二年(1703),特赐进士出身,为翰林院庶吉士。查慎行喜游山

  • 摄生众妙方

    十一卷。明张时彻(1500-1577)撰。张时彻字维静,号东沙,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任江西按察副使督学政、兵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尚书等职。著有《急救良方》等书。此书成于嘉

  • 曹氏墨林

    二卷。清曹素功撰。曹素功,字圣臣。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岁贡生,善于制墨。曹氏所制墨品有紫玉光、天琛、苍龙珠、天瑞、豹囊、丛赏、青麟髓、千秋光、笔花、岱雪、寥天一、薇露、浣香玉、五珏文、露

  • 拜石词

    一卷。清朱骏声(生卒年未详)撰。朱骏声有《尚书学》。词仅十九首。盖骏声以治经余间而为之,非专力于此道。其名拜石之意,殆尊崇尧章歌曲。其词间有聪颖之句。惟误字满目,传抄者未能精校。故中间颇有违律之处。有

  • 字学津梁

    不分卷。清傅起儒(生卒年不详)撰。起儒字汝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书有四帙:其一为历代名论,如六义、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永字八法、萧何蔡邕《笔法》,卫夫人《

  • 摄山佛教石刻小记

    一卷。清代郑鹤声(生卒年不详)撰。《摄山佛教石刻小记》一书,是郑鹤声、向达二人合撰而成。摄山今称栖霞山,位于南京之东六十里,为六朝时三论宗之重镇。齐永明二年(484)仲璋与沙门法度受命在摄山造石佛象,

  • 佩文韵溯原

    五卷。清刘家镇撰,其子齐昂校。家镇字奂为,福州人。其自序略云:诗家以押韵奇险相尚,于《广韵》《集韵》等书挈音韵之总要者,往往置而不观。我圣祖仁皇帝御定《音韵阐微》,集韵学之大成,洋洋盛典,但其书罕传,

  • 使楚丛谭

    一卷。清王昶撰。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字琴德,江苏青浦人(今上海市),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湛深经术,娴于政事韬略。时号通儒,学者称阑泉先生。著述宏丰,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