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孔注论语

孔注论语

一卷。汉孔安国注,清龙璋辑。孔注论语,《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未著录。只有《家语》载汉孔安国撰《古论语训》二十一篇。后世刘台拱、陈鳣、臧镛堂都疑此书为伪作。至沈涛编纂《辨伪》一书,列举五证,颇为精核。但其所见,大抵出自何晏《集解》。孔安国《论语叙录》,言又有古论语。章句烦省,与鲁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篇目上分《子张》为二篇,因而该书有二十一篇。这表明隋并未曾以孔注论语为伪,只是其书早已亡佚,不曾流传。今从原书所训来看,本来就不能认为它是伪书。汉代学官,齐论、鲁论、古论,三家并立,兼采异说。该书有民国攸县龙氏铅印《小学搜佚》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衍义手抄

    二十卷。宋末元初王守正(生卒年不详)撰。王守正,五峰(今四川泸县)人,号清安逸士。撰有《道德真经衍义手抄》,原题“五峰清安逸士王守正集”。此书卷首序和前两卷(共八章)已经散失。其书首为经文分八十一章,

  • 尚书传授同异考

    一卷。清邵懿辰(1810——1816年)撰。邵懿辰字位西,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官刑部员外郎。邵懿辰是清代经学家和目录学家,主要著作有《礼经通论》、《尚书传授同异考》等;另编有《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 补妒记

    八卷。宋王绩(生卒年不详)撰。王绩,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平事迹不详。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知王绩因为古有宋虞作《妒记》,不传,特予以补缀,以成此书。全书共八卷,第一卷至第六卷记商周以来至五代末

  • 四书讲

    四十卷。清金松撰。金松字仞直,浙江嘉兴人。是书前有汪漋序、金松自序、看书十则以及例言。其书以讲为名,每章有总旨,每节有正讲,有析讲,其单句单节,自为一章者,只有正讲析讲而无总旨;或者虽分数节,而旨归显

  • 权度量衡实验录

    不分卷。清吴大澂(1835-1902)撰。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金石、文字学家。同治进士,官至湖南巡抚。著有《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等书

  • 四声篇海

    十五卷。金韩孝彦(生卒年不详)撰,其子韩道昭(生卒年不详)修订。韩氏父子为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孝彦字允中,道昭字伯晖。他们还把此书所收的字改为按韵编排,成《五音集韵》一书。二者相并而行,与《集韵

  • 此木轩纪年略

    五卷。清焦袁熹(1660-1735)撰。袁熹字广期,号南浦,清江苏金山(今属江苏)人,一说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人。康熙举人。自以非用世之材,不复会试。工诗文,喜研经传,诸经注疏都有笔记。著述不求闻达

  • 大学稽中传

    三卷。明李经伦撰。李经伦事详《礼经类编》。此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共十章,一为“稽中”,二为“原明”,三为“稽圣经”,四为“原敬”,五为“慎致知之要”,六为“原内外动静之合一”,七为“原诚意”,八为

  • 简州续志

    十四卷,清易家霖修,傅为霖纂。易家霖,曾任简州知州。傅为霖,州人。《简州续志》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共十四卷。此志掇旧志,佚者增,阙者补,无事实者,亦存其目。末附质疑十数则。其自谓欲仿武功,朝

  • 八十年来江南传教史

    一卷。法国人史式微(生卒年不详)撰,金文祺译。式微,耶稣会士,原撰有《中国耶稣会之旧传教会》、《江南传教史》、《江南新传教史》等书。此书为《新传教史》之译本。所记之事,始于道光十九年(1839),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