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学元元

字学元元

十卷。明袁子让撰。袁氏字仔肩,号七十一峰主人,彬州(今湖南彬县)人。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精等韵之学,另著《香海棠集》。《字学元元》刊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书前有范醇、王毓宗序及自序。此书首列《古四声等子二十四摄》的韵图,此图是为宣扬《四声等子》分韵列字的体制而作。袁氏仿《四声等子》体例并吸收《切韵指掌图》特点,在所列各摄中注明摄名、内外转、广通侷狭门等,横列三十六字母,排为二十三行,纵分四栏,列四等之字,图末注明开合口或独韵。列字与《四声等子》基本相同。许多字明代的实际读音已与《等子》不合,但袁氏仍拘守《等子》,如蟹摄合口“刿圭桂”等字,明代已与“傀恢”等一二等字相同,但袁氏仍《等子》之旧列于三四等地位,注曰:“牙下二等勿如俗呼作上二等。”强调不要按俗音读为“上二等”(一二等)。袁氏在个别地方对《等子》列字有所改动,如臻摄开口注曰:“颠天田年已在山摄,此宜去。”把《等子》列于臻摄的这些字改列入山摄。此外,袁氏对《等子》的分摄立韵也时有议论,并不完全赞同。此书另有《子母全编》,是袁氏创作的韵图,目的是校订旧韵,列出同音之字,“使人知某类字皆属某母”。分二十二摄:通(东冬钟)、江(江)、止(脂微)、遇(鱼虞)、模(模)、齐(齐)、蟹(皆泰队)、臻(真谆)、吻(殷文痕魂)、山(寒桓山)、天(元仙)、宵(宵)、效(豪肴)、果(歌戈)、假(麻)、宕(阳唐)、梗(庚清青)、曾(登蒸)、流(尤侯)、深(侵)、盐(盐)、咸(覃咸凡)。袁氏采用三十六字母,每一母包括上开、上合、下开、下合四种,实际就是开、合、齐、撮四呼。并合并开合两呼为上等,合并齐、撮两呼为下等。声调分平、上、去、入。列二十二图,一摄一图。入声韵配阳声韵。分韵列字与《洪武正韵》接近。此书还载有《华严经字母图》,“横列五十二字母,次一行为〔a〕韵母,录果(假)摄的字,下十二韵为宕、曾、通、遇、效、蟹、止、臻、山、深、咸、流各摄的代表字,最下写‘一字唱’。《字母切韵要法》列图的格式,就与此相近”(李新魁《汉语等韵学》)。此书尚有《增字学上下开合图》、《总括上下开合一图》等。这些韵图对明代读书音有所反映。袁书尚详疏《四声等子》所载门法,条理分明。并增广门法为四十八类,较明释真空《篇韵贯珠集》所增更为完备。其中“读上下等法辨”、“读开合声法辨”、“佐等子上下四等议”数章,反映了变四等为二等的倾向,在审音方面有所贡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名曰‘元元’,盖取班固‘元元本本’语也。然惟凭唇吻,未见古书,至谓《礼部韵略》为陆德明作。故分元魂为二,而合东冬清青为一。又忽论七音,忽论六书,体例糅杂,茫无端绪。所论六书,亦纯以臆测,不考许顾以来之旧义,所谓聪明过于学问者,其子让之谓乎!”是书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刊本外,尚有明天启癸亥(1623年)刊本。

猜你喜欢

  • 山居文录

    二卷。清叶德辉(见《观古堂诗录》条。)(1864-1927)撰。考叶德辉论文,不主宗派,以为文以载道,事理通达,其为文,必简古而有法度。大抵非本原经术,精熟义理,绝无佳文。叶德辉以闳博之才,研思经义,

  • 连山归藏逸文

    一卷。清观颒道人录,辑佚书。道人为闽中人,姓名、事迹不详,所辑二《易》之文颇简略,远不如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而且所录多残篇断句,也不注明原本,较为混乱。从内容上看,所录二《易》皆据清初瞿昙谷校

  • 遁言

    十卷。明孙宜(生卒年不详)撰。孙宜,字仲可,华容(今湖南省华容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原目十七卷,每类为一卷,共十七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止于十卷,盖非完本。内容多为肤浅之论,如以雷霆

  • 焚椒录

    一卷。辽王鼎撰。鼎字虚中,涿州人。清宁五年(1059)进士。官至观书殿学士。《辽史》有传。书前有大安五年(1089)自序,称流放镇州可敦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布尔根省青托罗盖古城)时所作。记录耶律乙辛诬

  • 剿说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卍斋璅录》)撰。“剿说”二字是因袭套用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即剿说,根据此意,李调元专著此书,命书名为《剿说》,对剿说的语言文字之书及其它杂类之书,详加考证。在自序中指出:立

  • 读书镜

    十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与董其昌齐名。后隐居昆山之阳,筑室东余山。屡辞征诏。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轼、米芾,

  • 蔗山笔麈

    一卷,明商辂(1414-1486)撰。商辂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正统年间进士,曾任过兵部、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参预内阁机务。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被蒙古瓦刺军

  • 七十家赋钞

    六卷。清张惠言(1761-1802)选编。张惠言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字皋文。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早年治经学,精通《周易》。善属文,工骈文辞赋,后受桐城派影响,治古文,开创了阳湖

  • 风流棒传奇

    二卷。清万树撰。万树生平详见《空青石传奇》条。该剧写书生荆瑞章因倾慕才女谢林风,入试时,竟以谢题壁诗及自作和诗乱写卷上。出试场后,因追踪谢林风而误登赖参将赴任之船,被缚于船头,得参将内侄女倪菊人怜爱释

  • 徐文长逸稿

    二十四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字文清,后更字文长,亦号青藤、天池等。山阴(浙江绍兴)人。其人诗文书画无所不长。此本为其乡人张汝霖、王思任同选。如末卷所载“优人谑”、“吃酸梨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