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存审轩词

存审轩词

二卷。清周济(1781-1839)撰。周济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少能属文,常与包世臣议论经世之学。曾研习兵书,兼习击刺骑射。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官淮安府学教授。因与知府不合,称疾归,客居宝山、京口、扬州等地,后隐居金陵春水园,潜心著述,晚年复任淮安府学教授。周济为常州词派理论家和代表作家。其论词对后世词学影响颇大。其词作多以写景咏物,寄托幽怨深挚的情思,但词意隐晦,难解其旨,有的甚至近于词谜。其中也有一些意境浑融的作品,境界开阔,笔力峭拔,别有一种魅力。他也能诗,但成就不及词。他亦能文,其一些史论文章,颇多有识之言;而政论文章则多“书生之见,迂阔难行。”(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卷十三)著有《味隽斋词》、《词辨》、《介存斋论词杂著》、《晋略》等,并选有《宋四家词选》。此书为其手订之词集。每卷各五十八阕,共一百十六阕。谭献论《常州派词》曰:“茗柯词选出,倚声之学,日趋正鹄。张氏甥董晋卿,造微踵美,止庵切磋于晋卿,而持论益精。其言曰:慎重而后出之,驰骋而变化之,胸襟酝酿,乃有所寄。又曰:词非寄托不久,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伸触类,意感偶生,假类必达,斯入矣。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赤子随母笑啼,野人缘剧喜怒,能出矣。以予所见,周氏撰定《词辨》、《宋四家词笺》,推明张氏之旨,而广大之。此道遂与作者之林,与诗赋文笔同其正变。”今观其词,如〔虞美人〕影云:“一镫秋夜疏星共,照破银屏幽梦。又是隙风微动,帘押又犀重。红荐小谱琵琶弄,碎玉丁当遥送。颤落钿钗金凤,酒醒脂痕冻。”幽艳深纯,别有怀抱。他若〔词仙歌〕之落梅、〔疏影〕之风竹、〔高阳台〕之雨竹、〔六丑〕之杨花、〔祝英台近〕之瓶中蜡梅、〔风流子〕之金凤、〔霓棠中序〕之第一芙蓉,亦皆引伸触类,各有意旨,然时有专寄托不出之病。其清显之作,又往往近于肤浅。盖论词甚精,缘于见识之高。若心手相应,则关于才学,非可强之。有《求志堂存稿汇编》本。

猜你喜欢

  • 能改斋漫录

    十八卷。南宋吴曾(生卒年不详)撰。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应试不第,绍兴十一年(1141),献所著书,补右迪功郎,后历敕令所删定官、右承奉郎、宗正寺主簿、太常丞、吏部郎官、工部郎中等,后出

  • 梅雪轩诗稿

    四卷。明朱敬鑉撰。敬鑉字进父,明秦愍王朱樉八世孙。生卒事迹均不详。万历中为奉国中尉。著有《梅雪轩诗稿》。是稿凡四卷。其诗应酬之作较多,诗调浅弱仅勉强敷衍成篇而已。四库已存目。

  • 觉世雅言

    八卷。话本小说选集,不知编选者何人。所选篇章七篇出自冯梦龙“三言”,一篇为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原载,但用的是《今古奇观》题目,可知选自《今古奇观》。故亦可推知成书在《今古奇观》之后。选文不像《今古奇

  • 输略馆集

    八卷。明范允临著。范允临,字长倩,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上,授南京兵部主事,后提学云南,迁福建布政司参议。工诗文,善书画。卒年八十四岁。著有《输略馆

  • 礼记徐氏音

    三卷。晋徐邈(344-397)撰,清马国翰辑。邈字仙民,东莞姑幕(今山东安丘)人。孝武帝时,谢安荐补中书舍人,累迁太子前卫率,授太子经,于朝典礼制多有建议。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又注《穀梁传》,

  • 非诗辨妄

    一卷。宋周孚(?-1174)撰。周孚,宋代诗人,字信道,祖籍济南,寓居丹徒(今江苏丹徒县)。七岁通《春秋》,作诗初学陈师道,后学黄庭坚。乾道二年(1166)进士,授真州(今江苏仪征)教授。《宋史·艺文

  • 永历实录

    二十六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斋,湖南衡阳人。晚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崇祯举人。曾参加桂王政权,后觉国事不可为,遂隐居,从事著述近四十年。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都

  • 澹园诗续稿

    二卷。清于祉撰。生卒年未详。于祉字燕受,别号淡园。山东潍县人。道咸间,以诸生隐居教授,终于乡。于祉诗多寓情淡泊,自抒所得。然才力不足,又不求甚解,不免失之于浅陋,此其蔽也。集中亦时有佳名,如《戊午祀灶

  • 蔡可泉集

    十五卷。明蔡克廉(约1543前后在世)撰。蔡克廉,字道卿,晋江(今福建厦门市)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户部尚书。著有《可泉集》。是集为蔡克廉诗文集。凡十五卷。其文每篇之前俱注明时间

  • 春秋诸传辨疑

    四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该书《明史·艺文志》著录,卷数相同,共一百八十八条,主要辨正《春秋》三传中的疑难问题。朱睦著有《五经稽疑》,该书即其中的《春秋》部分。据作者《五经稽疑》自序,该书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