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集传

孝经集传

四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事迹详见《易象正》条。该书作于道周受廷杖下狱之时,盖起草于崇祯十一年(1638),完成于十六年(1643)。该书宗旨在于阐明《孝经》五大义:“本性立教,因心为治,令人知非孝无教,非性无道,为圣贤学问根本,一也。约教于礼,约礼于敬,敬以致中,孝以导和,为帝王致治渊源,二也。则天因地,常以地道自处,履顺行让,使天下销其戾心,觉五刑五兵无得力处,为古今治乱渊源,三也。反文尚质,以夏商之道救周,四也。辟杨诛墨,使佛老之道不得乱常,五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照这个宗旨,别其章分,以《礼记》诸篇条贯附丽。该书推阐颇为详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刊《石斋先生经传九种》本,清王德瑛《今古文孝经汇刻》本。

猜你喜欢

  • 箐斋读书录

    二卷。明周洪谟(详见《群经辨疑录》条)撰。此书前有正德二年(1507)陈亘作的引词,称此书“是文安先生精神心术所在,羽翼经传,阐明意义,最为精切。惜篇帙首尾俱未载姓氏,恐岁久传疑,敢引其大略于端。”此

  • 诗经异文补释

    十四卷。清张慎义撰。张慎义字淑威,号芋圃。《诗经异文补释》最初的名称为《诗考异》,后来因为同李富孙所著的《诗经异文释》的体例相近,张慎义在对《诗考导》重新编辑后,改书名为《诗经异文补释》。书中所标出的

  • 佛国记

    晋代竺法维(生卒年不详)撰。竺法维,很可能是晋代来华的一天竺沙门。所作《佛国记》一书,早已亡佚。《通典》卷一百九十三、《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十三、《水经注》卷一、《高僧传》卷二,均有引自《佛国记》一书

  • 香草词

    ① 二卷。《洞箫词》一卷。《碧云盦词》二卷。清宋翔凤(生卒年未详)撰。宋翔凤著有《大学古义说》。此为所撰之词集。《香草词》序于道光元年(1821)。《洞箫词》跋于道光九年(1829)。唯《碧云盦词》无

  • 读易举要

    四卷。元俞琰撰。此书《文渊阁书目》、焦氏《国史经籍志》、朱睦《授经图》皆著于录,然传本甚稀,故朱彝尊《经义考》亦云未见。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仍编次为四卷,流布渐广。俞琰易学,以朱子为宗,故此书

  • 恩施县志

    ①四卷,清张家澜修,朱寅赞纂。张家澜,号小沧,湖南湘潭人,举人,官恩施知县。朱寅赞,湖南长沙人,生员。考恩施,为郡为州为县,变置无常。明代屡经兵燹,载籍无存,仅有王封镇撰卫志钞本一册。前代沿流不能备悉

  • 书林清话

    十卷。清叶德辉撰。叶德辉(1865-1927),字焕彬,号直山,又号郋园,湖南长沙人,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平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和校勘,而且注重目录学

  • 徐仙翰藻

    十四卷、附赞灵集 四卷。无编撰者姓名。此书所题徐仙,是指所谓灵济二真人,即九天金阙显灵溥济真人徐知证及其弟九天王阙昭灵溥济真人徐知谔。而“翰藻”所录,是所谓二徐真人“扶乩降笔”于闽所作的诗文及对其歌功

  • 别本学文堂集

    四十七卷。清陈玉璂(约1681前后在世)撰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少有大志,读书勤苦,每至夜半,两眼欲合,就用艾灼臂,学有所成,凡天文、地志、兵刑、礼乐、河渠、赋役等等,皆研究

  • 阆中县志

    八卷,清徐继镛修,李惺撰。徐继镛,字邃云,番禺人,曾任阆中县知县。李惺,字西沤,塾江人,嘉庆进士,官至詹事府左赞善,乞养归。咸丰十年(1860),蜀有战事,给事中赵树吉,疏荐惺老成练达,堪胜督办团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