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定襄县志

定襄县志

①八卷。清王时炯修,牛翰垣纂。王时炯字晋予,号万元,广东乐会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四十六年(1707)任定襄知县。按定襄旧志,创修于明万历七年县令安嘉士,其后万历四十四年县令王立爱增修,汇为八卷。自王立爱增修后,又近百年未续修。王时炯掌定襄后,锐意修志,就聘牛翰垣为主纂,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遂成此志。《定襄县志》康熙五十一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地理志:沿革,星野,疆域,形胜,山川,都里,烽堠,水利,丘墓,古迹,集场,风俗;卷二建置志;城池,县治,学校,公署,仿楔,铺舍,桥梁,兵防;卷三田赋志:户口,地粮,徭役,里甲,邮传,课钞,匠役,屯田,物产;卷四秩祀志:坛壝,寺观,祠庙;卷五官师志:守臣,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巡检,仓大使,训术,训科,僧会,部使,名宦;卷六人物志:荐辟,乡举,进士,乡贡,应例,掾属,武功,武举人,世袭,封赠,恩荫,乡贤,孝义,节烈,隐逸,流寓,仙释,宾耆;卷七灾祥志:灾异,祥瑞;卷八艺文志:碑文,墓祭文,诗词。此志乃复续润色王立爱旧志,并去伪存真,芟繁润藻,严其词义,详其事迹,堪称定襄志善本。②八卷。清王时炯原本,王会隆续纂修。王时炯详见康熙《定襄县志》。王会隆字盛斯,河北霸县人,出身例监,雍正二年(1724)任定襄县知县。王会隆掌定襄后,锐意续修《定襄县志》。他在此志序中曰:“余以冀北庸流,承乏襄宰,每披阅往牒,盱衡时事,不禁切续貂之志,故于簿书之暇,与邑之绅士参订,续著为书。”《定襄县志》雍正五年(1727)增补康熙本。此志仅距康熙旧志十六年,故全书版刻即用旧志原本,然将其增补者,刻于其后,此书虽为定襄邑善本,尚有不少缺略之处。

猜你喜欢

  • 海山仙馆藏真帖

    三十二卷。清潘仕成辑。潘仁成刻成《海山仙馆摹古帖》之后,又以所收墨迹刻成此《海山仙馆藏真帖》。初集、续集各十六卷。晋代书迹有王献之《舍同帖》、张茂先《神物出世帖》。《舍内帖》曾刻于《淳化阁贴》,所以唐

  • 谷水集

    二十二卷。清胡夏客(约1661前后在世)撰。胡夏客,字宣子,浙江海盐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中诸生,明兵部职方郎中胡震亨之子。著有《谷水集》。是集为夏客诗文集。诗二十卷、文二卷。康熙中,同邑陈光縡为之作序

  • 覆瓿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朱同(约1398前后在世)撰。朱同,字大同,白号紫阳山樵,又号朱陈村民,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翰林学士升之子,《明史》附见升传末。著有《覆瓿集》。是集末有范檩跋,称洪武中以人材

  • 翁源县志

    八卷,清杨楚枝修,郭正嘉纂。杨楚枝,云南太和人,举人,康熙二十八年(1763)任知县。郭正嘉,翁源人,贡生。明万历间县令姜子贞始创县志,至康熙间,五度踵修。此志乾隆间郭正嘉属稿草创,杨楚枝复加采访,按

  • 义宁州志

    四十卷,首一卷,清王维新等修,涂家杰等纂。王维新字柳桥,安徽太湖人,附贡出身,同治八年(1869)任义宁州知州。同治九年(1870)王维新奉檄修志,于同治十二年(1873)成书。卷首有序文、凡例和图。

  • 方氏墨谱

    六卷。明方于鲁撰。方于鲁,初名大激,后以字行,改字建元,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方氏初学为诗,与汪道昆联姻后,被汪氏招入丰干社,待遇优厚。后学得程君房墨法,改而制墨。为与程氏争名,互相倾轧,

  • 周秦刻石释音

    一卷。元吾邱衍(1272?-1311)撰。邱衍字子行,号竹房,又号竹素,人称贞白先生,亦称吾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不仕,授徒以终。通经史百家之言,工篆籀,精文字音韵之学。著作尚有《续古篆韵》、

  • 切字释疑

    一卷。清方中履撰。方中履字素伯,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以智之子,中通之弟。幼从父游于方外,晚年筑“稻花斋”于湖上,专心著述,所著《古今释疑》十八卷,入《四库全书提要·子部杂家存目》。案《古今释疑

  • 历象考成

    四十二卷。清钦天监撰。以德国人戴进贤(1680-1746)为主笔。清初汤若望有《西洋新法历书》,其中多有隐晦难晓之处,且图表不合。康熙五十三年(1714)清政府组织钦天监内外人员重修其书,1722年完

  • 夏小正校正

    二卷。清孙星衍(详见《尚书今古文注疏》辞条)撰。书首有自序,略言:“夏时古书,存者惟《尚书·禹贡》、《甘誓》及《山海经》,(今晋梅赜所造《五子之歌》《允征》,后刘炫所造《连山》,皆不足征)。孔子欲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