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重山房诗续录

小重山房诗续录

十二卷。清张祥河(1785-1862)撰。张祥河,字诗舲,甘肃华亭人。嘉庆举人,官至布政使、巡抚、刑部左侍郎。其人五岁入家塾,十二岁学诗,喜为古今体诗。致仕后宦迹几遍天下,历观山川名胜,辄以歌咏道其胸怀,故诗集中多有怀古记游之作。著有《粤西笔述》、《会典简明录》、《小重山房初稿》等。《小重山房诗续录》为道光八年(1828)刊《小重山房初稿》的续篇。他的《小重山房初稿》为十五卷:诗六卷,词三卷,试帖一卷,文二卷,赋二卷,《霞阁小稿》一卷(张昌绪撰)。本集十二卷,各为:《朝天集》附词;《关中集》;《肆觐集》;《兰桥集》;《北山之什》;《南山集》;《老舲乐府》;《鹤在集》(丑舫赋附);《来京集》;《畿辅輶轩集》;《怡园集》;《福禄鸳鸯集》。张祥河诗赋师唐人,词得姜、杨余韵。他曾从征缅甸,干戈戎马间辄有忧劳愤激之语出以变调,所作极富情感。《小重山房诗续录》为光绪元年(1875年)刻本。

猜你喜欢

  • 冬游记

    一卷。明罗洪先(1504-1564)撰。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吉水(属江西省)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觉其甚好,欲拜王守仁为师,因其父反对乃罢。于是拜同邑人李中为师,传习王学。嘉靖八年(152

  • 玉介园存稿

    十八卷。明王叔皋(1535-?)撰。叔皋字阳德。浙江永嘉人。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清江知县,后改常熟。历兵部郎中、湖广副使,参政,以事罢归。又起福建参政,不赴。此编凡十八卷。其中古

  • 桐庵文稿

    一卷。明郑敷教(约1649前后在世)撰。郑敷教,字士敬,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崇祯三年(1650)与同社杨廷枢、张传、陈子龙、夏允彝同举应天乡试。时东南文士统会于吴,号为复社,敷教生徒之盛,亚于

  •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八卷。元杨朝英撰。朝英字澹斋,青城(今山东高青)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与贯云石交游。作品风格以豪放著称。编有《阳春白雪》和《太平乐府》两种散曲总集。是集前五卷为小令,后三卷为套数。凡当时士大夫所撰

  • 张秦亭诗集

    十二卷。清张丹(1619-?)撰。张丹初,名纲孙,字祖望,号西山樵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性淡泊,交游谨慎,喜登山临水,曾北游燕赵等地。入清后隐居乡里。早年与毛先舒、沈谦合称“南楼三子”,又与陆圻

  • 清赏录

    十二卷。明张翼、包衡同撰。二者生卒年俱不详。张翼,字二星,余杭(今浙江省余杭县)人。包衡,字彦平,秀水(今浙江省秀水县)人。二人皆失意于科场,于是乃弃去制义,共同购阅古书,从中采摭隽语僻事,积而成帙。

  • 兰叶笔存

    无卷数。明释以本(生卒年不详)撰。释以本,字以轩,别号亦已,又号师岳叟,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所载天启四年董其昌所记玉玺事,则可推断释以本当在董其昌之后。书中又称:先生每书竟,

  • 辽海丛书

    十集,八十种。金毓黻编。金毓黻字静庵,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谢荫昌曾倡刊东北丛书,金毓黻乃承谢氏之志,极力搜集有关书籍,并兼及碑志等,编成此书。收书原则约有两点,一曰专著,凡卓然成家而篇章俱全者

  • 尚书刘氏义疏

    一卷。隋刘焯(544-608年)撰,清马国翰辑。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今属河北省)人,隋代经学家、天文学家。刘焯是刘献之的三传弟子,传其毛诗学;又受《礼》与熊安生。与刘炫齐名,时称“二刘”。隋文帝时,

  • 安雅堂诗

    《安雅堂拾遗诗》。《安雅堂拾遗文》二卷。《附二乡亭词》四卷。清宋琬(1614-1674)撰。宋琬,字玉叔,号荔裳,别署二乡亭主人。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任户部主事、吏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