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古义

尚书古义

二卷。清惠栋撰。此书对于古文孔传主异义。比如“平章百姓”一条,《尚书大传》作“辩章”,《史记》作“便章”;而下文“平秩”中的“平”字,《大传》作“便”,郑玄也作“便”,“便”与“辨”同音。然而《毛诗》“平平左右”,《毛传》云“平平,辩治”,服虔也说:“平平,辩治不绝之貌”。因此,惠栋认为“平与辩可通用,古文作平章,不误”。其他诸多解释,或有可取,或有谬误,但可取之处甚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书有嘉庆省吾堂刊本。

三卷。清胡兆鸾撰。胡兆鸾字律孙,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胡兆鸾认为,欲识孔传本《尚书》之伪,就应当知道古谊之可贵;欲知古谊之可贵,则当求是古书,以相证明。墨子生于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当时的《尚书》真本还存在,墨子游关中时,就载书甚多,说明墨子也是一位勤于稽古的文士。《淮南子·要略训》称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则其所称《尚书》,一定是孔子删定的本子。于是胡兆鸾就依据《墨子》的篇目顺序,编辑成此《尚书古义》一书。书中对于阎若璩、王鸣盛、江声、魏源、程廷祚、陈乔枞等人称引《墨子》有关《尚书》的古义之说,对其略而不详者加以补充,对其是者则从之,非者则进行订正,其难以强通者则不复诠释。全书考辨详明,极为精审,凡征引他人之说者,均一一标明出处。对于《墨子》说事,虽各详其义,但并不根据它来改动经文,若有所伪脱,胡氏也能根据本书进行校正,实为难得。本书有民国四年(1915年)刊本。

猜你喜欢

  • 曲录

    六卷。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自1907年起,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

  • 三朝大议录

    一卷。明顾苓撰。顾苓字云美,江苏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卒年月未详。他是书画家文征明的故戚,又是著名学者钱谦益的高足,受家传师道熏陶教养,故精于金石碑版之学,为文清逸潇然,明亡后,室悬崇祯帝御书

  • 三国志通俗演义

    见《三国演义》。

  • 刑部奏定新章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江都李钟豫序。是书卷一自道光十八年(1838)山东司无罪之人听从拒捕、照罪人为从拒捕减等一案,至同冶十一年(1872)奉天司:东三省窝留马贼章程等,卷二起自光绪元年(1875)

  • 闲居草

    一卷。清董含(1626?-?)撰。董含,字阆石,一字榕庵,号莼乡赘客。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十二年(1654)中举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于吏部,后因奏销案被罢黜,终生未再为官。著有《艺葵草堂诗稿》

  • 海昌外志

    八卷。明谈迁撰。谈迁(1594-1657),浙江海宁人,原名以训,字观若,又字孺木。初为诸生。好审古今治乱,熟于掌故,后入史馆,潜心于明史研究,积数十年心血,著成《国榷》,又著《北游集》、《枣林集》。

  • 经解指要

    二十卷。清陶大眉(生卒年不详)撰。大眉字有苏,号又坡,湖北广济(今广济县)人,陶起庠之父。涵濡经籍,规模先儒,以明经官安州教谕。训迪后学,必先行后文。曾构筑讲堂以教诸生,题楹联:“方寸不能除隐疚,案头

  • 箧存诗稿

    三卷。《静香阁诗草》一卷。清儒瑞璇(1702-1732)撰。儒瑞璇字玉英,江苏宿迁人,善生儒绍瓒之女,宜兴徐起泰之妻。清代杰出诗人。《箧存诗稿》道光十年(1830)刊本,书前有瞿源、朱桓所作序言,朱期

  • 安天论

    一卷。晋虞喜(281-356)撰,清马国翰辑。喜字仲宁,余姚(今浙江绍兴)人,少立操行,博学好古。永嘉、太宁、咸康中,累徵不起。永和初有司议祧庙不能决,朝廷遣就喜询访。喜专心经传,兼览谶纬,著《安天论

  • 续名贤小记

    一卷。清徐晟(生卒年不详)撰。晟字桢起,一字损之,别署秦台樵史、活埋庵主人,徐树丕子。该书为续文震孟姑苏《名贤小纪》而作。起隆庆万历至崇祯为一卷,自甲申死事诸贤迄于明遗隐逸为一卷。今此本二十五篇,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