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尹文子

尹文子

一卷。周尹文(约前350-285)撰。关于尹文子的生平,史书记载出入很大。今《道藏》本上下二篇,云出魏黄初末山阳仲长氏诠次,其序曰:“尹文子者,盖出周之尹氏,齐宣王时居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同学于公孙龙,公孙龙称之,著书一篇,多所弥论”。又据班固《汉书·艺文志》、《吕氏春秋·正名篇》高诱注:“尹文,齐人,作《名书》一篇,在公孙龙前,公孙龙称之。”可见尹文与公孙龙相距时间不会很长,两者孰先孰后,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关于《尹文子》的思想,其大旨皆为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合其实,“故其言出入于黄老、申、韩之间”。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载:“尹文与齐宣王论治国以赏罚为利器,则通于法家之囿也。”又《庄子·天下篇》:“宋钘、尹文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尹文也继承了墨家的学说。书中又多黄老之言,《尹文子》一书也有道家的成分,故而清人修《四库全书》时将其列入杂家之属。关于《尹文子》一书的流传情况,《七略》及《汉书·艺文志》皆著录《尹文子》一篇,而今本二篇,已不相合。宋洪迈写《容斋续笔》,在卷十四尹文子条中说:“尹文子,五卷共十九篇,其言论肤浅,多及释氏,盖晋、宋时衲人所作,非此之谓也。”晋、宋时既有伪书,则真书当已亡佚,现存之本恐亦伪书。虽然如此,由于该书自道以至于名、法,博辨宏肆,仍不失为重要学术著作。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篇》谓“辞约而精,尹文得其要”,盖即指今本而言,则其年代不能晚于刘勰。可见,《尹文子》对于考校南北朝以前的作品,有重要参考价值。《尹文子》的版本很多,主要有:《别六子全书》本,《十二子》本,子汇本,绵眇阁本,明嘉靖甲辰刊五子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刊本,近人刊《二十二子》本,《湖海楼丛书》本,《二十子》本,昭文张氏有宋刻本,二卷。明泰和堂刻沈调元评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山东运河备览

    十二卷。清陆耀撰。陆耀,字朗夫,一字青来,吴江(今苏州)人。自幼寒苦,承庭训,笃志于学。乾隆十七年(1752)举于京兆。十九年会试,明通考授内阁中书。后督运河堤工。复任藩司年余。巡抚湖南,详究运河诸务

  • 麻姑山丹霞洞天志

    四卷。明邬鸣雷撰。邬鸣雷,字长豫,浙江人。《麻姑山丹霞洞天志》明万历刻本,共四卷。首凡例。次为图八,曰姑仙圣像图,曰麻姑山总图,曰麻姑仙坛图,曰丹霞洞天胜境图,曰三谷云门图,曰从姑山图,曰七夕群仙宴会

  • 遂初堂书目

    一卷,南宋尤袤撰。尤袤(1127-1194),字延之,号遂初,谥文简,江苏无锡人。著名目录学家。自幼聪明好学,嗜书成癖,绍兴十八年(1148)二十二岁中进士第一名,历官著作郎兼太子侍读、枢密院正兼左谕

  • 读论衡

    一卷。清俞樾撰。俞樾生平事迹详见《群经平议》。王充《论衡》,包罗宏富,可以证经,可以考史,也可以推证百家诸子等。俞樾阅读《论衡》,每有心得,随笔札记,以成此书。此书借以推证他书之处颇多,如“水潦降不献

  • 大学文说

    一卷。中庸文说一卷。清康浚撰。浚字百川,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官至乾州学正。是书首有徐洪懿、安清翘序,又有浚自序并杂论。是书用说孟子之例,随文指点,也自显豁。自序言“

  • 书集传辑录纂注

    见《尚书辑录纂注》。

  • 龙凤配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写晋时宫中之事。其上卷情节大略是,皇后生下双胞胎,取名乾庆、元庆,二人长大后,皇上以抓阄方式定元庆为太子。乾庆万分嫉恨,欲灌醉太子,并诬其淫杀宫女。宫人戚氏将乾庆之谋告于元庆

  • 方舟集

    二十四卷。宋李石(约1177前后在世)撰。李石,本名知几,后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资阳(今四川资阳县)人,生卒年不详。李石为学问气节之士,少好学能属文,曾从苏符尚书游。举进士高第。绍兴末(1162),

  • 楚辞新注求确

    十卷。清胡浚源(生卒年不详)撰。胡浚源,号乙灯,分宁人。胡氏是在王逊直同侄带存所注《楚辞评注》十卷本后,随阅随批而成此书。本书卷首内容顺序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胡氏自序,王逊直《旧目录序》,胡

  • 颜氏家训校记

    一卷。清郝懿行(1757-1825)撰。懿行字恂九,山东栖霞人。平生著述颇多,主要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宋琐语》一卷,《尔雅义疏》十八卷,《易说》十二卷等。《颜氏家训校记》为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