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尹文子校勘记

尹文子校勘记

一卷。清钱熙祚(生卒年不详)撰。熙祚一生长于校注,有《吴光郡校勘记》、《鬻子校勘记》,已著录。熙祚又引《道藏》本、吉府本、及《北堂书钞》、《群书治要》、《艺文类聚》、《意林》、《白孔六帖》、《长短经》、《文选注》、《后汉书注》、《荀子注》等书互相参证,加以校注。此书较严可均所校,又加赅详。只是其所辑佚文,颇有异议。如《北堂书抄》卷一百八引“尹文子钟鼓之声”一节,考《太平御览》引作尸子,而《论苑·修文篇》亦有此文,又作孔子语。熙祚失于检校,未可尽据。现存的版本有:《守山阁丛书》(道光本,鸿文书局本)本,《袖珍古书》读本,《诸子集成》本,《四部备要》本等。

猜你喜欢

  • 通典

    二百卷,杜佑撰。杜佑(735-812)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唐代名相,又是著名历史学家。累世官宦,本人以门荫入仕,为郡、县佐贰官。后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淮西节度使韦元甫辟为从事,深受委

  • 周易辞考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与《周易证籤》大体相同,内容可详参该条。此书内容仅六则,似未竟之作,义意也皆与《周易证籤》、《易讲会籤》、《周易象考》诸书相同。不知何又别立此名。今存乾隆刊周易大衍本。

  • 读史津逮

    四卷。清潘永圜撰。潘永圜字大生,金坛人,著有《宋稗类钞》。《读史津逮》成于康熙年间,将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帝王分为三类:属正统者标曰世纪;属偏霸者标曰世次;僭伪叛乱及藩镇标为本末,皆详其世系,力标事实,

  • 聚课琼珠诗对

    九卷。不著撰姓名。亦不详其出书的时代。其书全以浅俗对句分类编次。每类之中,又分一字、二字、三字、四字等目。约为乡村塾学启蒙之本。

  • 海昌丛载

    三十三种,四十八卷。清羊复礼编。羊复礼字敦叔,号辛楣,浙江海宁人。同治年间举人,曾在刑部为官。羊复礼性好刊书,曾辑其乡人著作,得二十九家,成《海昌诗文丛钞》,后书版由陕西图书馆购得,民国六年(1917

  • 周易通义

    十六卷。清庄忠棫撰。庄忠棫字中白,丹徒人。另著有《易纬通义》、《蒿庵遗集》、《静观堂文》等。此书原名《大圆通义》。作者于董仲舒之学十分倾服,欲合《周易》、《春秋》为一,仿《春秋繁露》作此书。其说易本于

  • 坦斋文集

    二卷。明刘三吾(约1312~约1400)撰。刘三吾,名如孙,字三吾,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元末为广西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十八年(1385)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洪武末因考试不实罪被发戍边。建

  • 牧庵集

    三十六卷。元姚燧(1238-1313)撰。燧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今属河南)人。姚枢从子。始为秦王府文学。历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元贞元年(1295)主修《世祖实录》。燧就学于许衡而文章过衡甚

  • 宋史忠义传王禀传补

    一卷。清王国维(见《刘祁西使记校注》)撰。该书据《宋史》、《三朝北盟会编大金吊伐录》等书撰成。禀即北宋王光祖之子,金人入侵时,禀坚守太原,城陷,投汾水而尽。其子孙随高宗南渡,遂世为海宁人。国维即禀之裔

  • 脉学归源

    五卷。清姚克谐(生卒年不详)撰。姚克谐字海,四川人。中年游宦西江,体弱多疾,得友人授以方书《脉诀》,于是开始研究切脉,后将研究心得撰为此书。书中汇集前人论脉之说,经络脏腑,悉依古法。论说脉象,罗列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