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常评诗集

常评诗集

一卷。明常伦(1493-1526)撰。常伦,字明卿,号楼居子。明代散曲家、诗人。沁水(今属山西)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除大理寺评事。多力善骑射,时驰马出郊,与侯家子弟侠少年较射。用考调判寿州,庭詈御史,罢归。益纵声伎自放,酒间度新声,悲壮艳丽。从舅外饮,大醉,衣红,腰双刀,驰马渡水;马顾见水中影,惊蹶,刃伤己腹,不愈而死。著有散曲《写情集》、诗文《评事集》。其散曲能表现其豪放性格和旷达情怀。其中描写男女风情,大胆直率;但也有不少虚无,颓废之作。其诗,与散曲有类似风格,疏爽有奇气。是书现存有两种版本:一为明刻本《常评事集三卷》,一为韩范所编刻《常评事集四卷》,并附有《写情集》二卷。是集前有嘉靖七年(1528)南大吉序。《四库全书》存目中著录的《常评情集》为一卷本,内有赋五首,乐府二十一首,各体诗百余首。对其诗评价不尽一致,《四库全书总目》认为:“王世贞谓其诗如沙苑而驹,骄嘶自赏,未谐步骤。陈子龙则谓其气骨高朗,颇能自运。今观是编,合二人之论,乃为定评。”陈田《明诗纪事》则认为:“明卿豪纵,诗颇效太白,窘于边幅,不称其为人。”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伊尹书

    一卷。传说商伊尹(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生卒年不详)辑。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清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道光进士,官至陇州知州,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其中道家类有:《伊尹书》

  • 剑合斋帖

    六卷。明陈钜昌辑刻,董其昌书。此帖为陈氏辑刻四种董书之一。明代以来,汇刻董氏书迹者日益增多,但往往失于鉴别,使得真伪共存一体。而陈氏与董其昌为姻亲,且所选刻书帖皆经董其昌加以鉴定,所以除董氏自刻本外,

  • 素问钞补正

    十二卷。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编辑,明丁瓒(生卒年不详)补正。丁瓒字点白,江苏镇江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丁氏因时医多不习《内经·素问》,滑寿《素问钞》久传多误,故根据滑氏旧本,重新加以

  • 春秋蓄疑

    十一卷。清刘荫枢(详见《大易蓄疑》)撰。此书是针对当时治《春秋》者多不考求经文之义而一味盲从诸家传注的不良学风而著。作者在《春秋》经文各条之下胪列《左氏》、《公羊》、《穀粱》及胡安国之说,然后自出己见

  • 南田县志

    三十五卷,首一卷。民国厉家桢、吕耀钤修,吕芝延、施仁纬纂。厉家桢,民国年间任南田县县长。此地旧属宁波府,四面滨海,明代与定海、玉环,皆在封禁之列,海中十洲,以大佛头山为主,共大小一百零八岛。清光绪初,

  • 柏斋集

    十一卷。明何瑭(1474-1543)撰。何瑭字粹夫,号柏斋,怀庆(今河南沁阳)人。弘治年间进士及第,初为翰林修撰,以不屈刘瑾,出为开卅同知,后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谥文定。著有《医学管见》(已著录)《柏斋

  • 静轩集

    十三卷。明陈宜(约1456前后在世)撰。陈宜字公宜,号静轩,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由工科给事中历官至兵部侍郎。据明路璧所作《陈宜小传》中称宜“有《金台集》、《金陵集》、《

  • 横塘集

    二十卷。宋许景衡(1072-1128)撰。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温州市)人。元祐九年(1094)进士。宣和六年(1124),召为监察御史。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累迁中书舍人。高宗朝至尚书右丞

  • 古文尚书考

    二卷。清惠栋(1697-1758年)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吴派经学的奠基人。传其祖父惠周惕、父亲惠士奇之学。惠栋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以详博见长。

  • 魏书札记

    李慈铭(1830-1895)撰。李慈铭,字炁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文学家。光绪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性狂傲,不避权要,通经史百家、工诗及骈文,著有《越缦堂日记》、《白华绛跗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