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弘明集

广弘明集

三十卷。唐代僧人道宣(596-667)撰。道宣是法名,其俗姓钱。原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另有人认为他是丹徒(今属江苏)人,或长城(治所在今浙江省长兴)人。曾为长安西明寺上座,参与玄奘译场,负责文字工作。道宣自10岁出家于长安日严寺,11岁在本寺落发为僧。大体上30岁以前广学弘法,30岁以后是从事各项著述活动。其一生主要事迹有二,一是,对《四分律》的开宗弘化,使他成为中国佛教律宗三派之一的南山律宗创始人。因其常居终南山研究、弘化戒律,故有“南山律师”之称。二是,从事佛教文史著述,使他赢得了佛教史学家之称。道宣机敏聪慧,学识渊博,著述很多。据其著《大唐内典录》卷十记载:“终南山沙门释道宣撰传录等合一百余卷”。另据《宋高僧传》卷十四载,其著作共有220余卷。在戒律方面主要著述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二卷。《四分律含注戒本疏》三卷。《比丘尼钞》三卷。在佛教文史方面主要著述除《广弘明集》三十卷外,还有《续高僧传》三十卷。《释迦方志》二卷。《佛化东渐图赞》一卷(已佚)。《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大唐内典录》十卷。《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一名《东夏三宝感通记》)三卷。《释迦氏谱》(一名《释迦略谱》)一卷。《圣迹现在图赞》一卷(今佚)。《后集续高僧传》十卷(今佚)。《法门文记》若干卷等。其中《续高僧传》、《释迦方志》、《集古今佛道论衡》、《大唐内典录》和广弘明集》等,均为佛教文史上的重要著作。说他“外博九流,内精三学,戒香芬洁,定水澄奇,存护法城,著述无辍”(《开元释教录》卷八),恰如其分。道宣自21岁起就受业于“钞疏山积,学徒云涌”的新兴律学大师智首门下,听其讲《四分律》四十遍。从而,奠定了道宣一生的律学基础。道宣还从师于兼弘《地论》和《四分》的灵裕,在关中弘阐《四分律》的洪遵。此外,道宣还经常跋涉山川到外地广泛参学,所以他自称“居无常师”。道宣《广弘明集》又写作《广宏明集》,本为南朝梁僧祐《弘明集》的续编。但因体例稍异,故称“广”而不称“续”。其《广弘明集》收载了自南北朝至唐代130余人的书文、序疏、诗赋、诏敕、铭等。主要内容是记述了佛教传入互唐初历朝历代的兴衰存废,佛道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关于佛教义理的讨论等内容。该书在体例上分为十篇:一归正,二辩惑,三佛德,四法义,五僧行,六慈济,七戒功,八启福,九悔罪,十统归。在每篇前各置序文一篇,以统本篇。在学术上,该书排斥道教与《弘明集》相同。“叙道家者潜删其灵迹”。该书的优点是“其书采拾浩博,卷帙倍于僧祐”,使“坠简遗文,往往而在”。如“阮孝绪七录序文及其门目部分,儒家久已失传。隋志仅存其说,而此书第三卷内乃载其大纲,尚可推寻崖略”。其缺点在于,不免在论述上存在门户之见,存在片面性。现见载版本有:明吴勉学刻本,明万历十四年丙戌汪道昆刻本,二是嘉兴方册藏本四十卷。《四部丛刊》影印本,民国六年常州天宁寺重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

    四卷。撰著人姓名不详。该书原名《平定海寇方略》,系未刻稿本,民国初年在整理内阁大库档案时发现的。傅孟真因厌恶《平定海寇方略》之名,而改为现名(但在现名下,仍记有原名)的。本书所记的内容,正如朱希祖在《

  • 甕天经义录

    一卷。清赵树吉撰。赵树吉,字沅青,四川宜宾人,光绪乙酉年(1885)拔贡。生卒年不详。是书录经义三十作条,说《诗》者占二十六条说郑风于集传所称淫诗者,一一给予辨解。此人行文所释诸解,皆以证虚为实这第一

  • 渔洋山人年谱

    一卷。清金荣编。金荣字林始,江苏吴县人。此谱系就惠栋《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注补本改编而成,采用谱表式,前有世系,表分纪年、时事、出处、诗文著述四项,但其内容不出原谱,又将士祯自撰正文与惠氏所作补注混而为

  • 礼记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详见《周易解四书》)撰。是卷以《礼记》解四书,如“事父母能竭其力”,解为“外则尽物,内则尽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解为“不志亲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解为“俯焉日

  • 周礼杜氏注

    二卷 汉杜子春(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佚。杜子春,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人,尝从刘歆受《周礼》,“能通其读,颇识其说”,郑众、贾逵皆从受业。杜氏于《周礼》有说无书,郑玄《周礼注》引杜氏之说,乃从郑众

  • 三经四书释义

    八卷。李滉(1501-1570)撰。李混初名端鸿,字景浩、季浩,号退溪、陶翁、退陶。朝鲜安东府礼安县温溪人。朝鲜李朝唯心主义哲学家,朝鲜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历任礼曹判书、艺文馆检阅、公州判官、丹阳郡

  • 评点东莱左氏博议

    不分卷。清朱书(1657-1707)撰。书字子绿,宿松(今属安徽省)人。康熙癸未(1703)进士,选庶席,授编修。著有《杜溪先生文集》等。此书对吕祖谦《左氏博议》(也称《东莱博议》)加以评点,以救学者

  • 说文建首字读

    一卷。清苗夔撰。参见《说文声读表》。此诗以《毛诗》韵部,定《说文》五百四十部首音纽,乃以句用丶,韵用〇,间句韵用〇〇,隔句韵用、丶,撰为一篇韵语。王念孙云:“此小学绝作,六朝五代以来,读字讹谬,皆坐不

  • 花王阁滕稿

    一卷。明纪坤(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纪坤,字厚斋,河北献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中诸生。是集后有其孙纪容舒跋,称坤少有经世志,久而不遇,乃息意逃禅。晚年所居曰“花王阁”。取文章无用,如牡丹之华而不实

  • 菌谱

    一卷。宋陈仁玉撰。陈仁玉,字碧栖,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县)人。生卒年不详。仁玉进士及第,开庆年间曾任礼部郎中,浙东提刑,入直敷文阁。其著作有《菌谱》。是书前有淳祐乙巳(1245)秋九月自序一篇。正文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