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子平议

庄子平议

三卷。清俞樾(详见《易贯》)撰。此书是俞樾《诸子平议》第七种。前人研究《庄子》,认为不明音训不足以究其旨,所以清代学者都非常重视音训。俞樾作《庄子平议》,所言声训,也不外于此。其训《德充符》中之“淑诡”即《齐物论》之“吊诡”;“胜”即《列子》之“朕”;“招”训为“攀”,“止”即“豸”字、“凤”读为“凡”、“邀”古作“徼”;“五常”即《洪范》之“五福”等都很对。俞樾还据《淮南子·俶真训》改“吉祥止止”为“吉祥止也”、据《列子·黄帝》改“萌乎不震不正”为“罪乎不誫不止”等处都可供学者参阅考证。但其间也有不应改而改的语句,例如,“木与木相摩则然”改为“木与火相摩”则不合文意,如此改动的也有多条,是其不可取之处。后世研究《庄子》的学者,认为此书多处可取,只有少数部分因错改误改而失信。现存《春在堂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江宁县志

    ① 十卷。明王诰修,刘雨纂,管景等增修。王诰,清江人,隆庆间举人,官太仆寺丞,正德十四年知江宁县事。刘雨,字润之,江宁(今南京)人,明正德间贡生。正德皇帝南巡至应天府,索看县志,知县王诰奉命限期主修,

  • 报恩缘传奇

    二卷。清沈起凤(1741-?)撰。起凤,字桐威,号渔,又号红心词客,苏州人。乾隆三十三年(1694)中举人。后屡赴会试不第,抑郁无聊,寄情词曲。所制不下三四十种,当时风行大江南北。乾隆帝两次南巡所观赏

  • 孝经集灵

    一卷。明朱鸿撰。朱鸿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是书卷首有虞淳熙序及朱鸿自序。书中征引故事,采经史百家,凡二百三十一条,又附录二十八条载辽、金、元以至外域释道二家所记。其关于《孝经》典实,搜采略备。朱

  • 经史辨疑

    一卷。清朱董祥(详见《读礼纪略》)撰。书前目录载辨经者三十二条,辨史者二十三条,总计应为五十五条,实际上五十一条,经史各缺二条。全书好为新说,未见根据,多属推测,所以舛谬颇多。

  • 艾氏易解

    六卷。清艾庭晰撰。艾庭晰宇雅堂,四川内江人。此书卷首为弁言、例言、总论等杂说。第一、二卷解上经,第三、四卷解下经。末卷解系辞、说卦、文言、序卦、杂卦。艾氏解易,实为串解,即同一词句,则列举文王、周公、

  • 尹和靖年谱

    一卷。《四库提要》云“不著撰人名氏,据书中称谓,盖其门人所编”。按《尹和靖集》附有《年谱》一卷,宋王时敏编,疑此即其作者。尹和靖即尹焞,字彦明,谥和靖,宋代理学家。本谱所记事迹甚为简略,亦不及《涪陵记

  • 樵谈

    一卷。南宋许棐(生卒年不详)撰。许棐字忱父,海盐(今浙江海盐北)人。嘉熙年间(1237-1240)居秦溪,于水南种梅数千株,自号梅屋。居家之时,究心世道,心有所得,笔录成文,年积月累,以成是书。自序谓

  • 广虞初新志

    四十卷。清黄承增编辑。黄承增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清嘉庆年间在世,安徽歙县人,与《虞初新志》编撰者张潮同乡。自序中说:“邑人张潮所辑《虞初新志》仅就同时诸家手授抄本,搜罗未广。百余年来,前人全集既多刊行,

  • 陵县乡土志

    一卷。清钱应显修,邢宝英纂。钱应显,嘉平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陵县知县。邢宝英,邑人,师范毕业生。钱应显掌陵县后,学部颁行通饬撰乡土志,为了备初级教科之用。乃聘邢宝英主其事,光绪三十三年(19

  • 是仲明年谱

    一卷。清张敬立编,金吴澜补注。谱主是镜(1693-1769),号诚斋,江苏武进人,终生著书讲学,人称舜山先生。此谱后有金吴澜跋,称据唐梦赉所撰行述,知此谱系谱主门人张敬立据谱主日记编成。金吴阑又据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