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御定广群芳谱

御定广群芳谱

一百卷。清汪灏、张逸少等编撰。汪灏,字文漪,一字天泉,临清(今山东临清市)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巡抚河南,办事果断,纪律严明,因督修黄河工程,积劳成疾,乞求归里,不久病卒。著作除《倚云阁诗集》外;还主编了《广群芳谱》。张逸少,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只知任翰林院编修时,是《广群芳谱》的主要编撰人之一。《广群芳谱》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汪灏、张逸少等奉康熙之命,在明王象晋《群芳谱》的基础上编撰成此书。是书卷一至卷六为天时谱,卷七至卷十为谷谱,卷十一至卷十二为桑麻谱,卷十三至卷十七为蔬谱,卷十八至卷二十一为茶谱,卷二十二至卷五十三为花谱,卷五十四至卷六十七为果谱,卷六十八至卷八十一为木谱,卷八十二至卷八十六为竹谱,卷八十七至卷九十二为卉谱,卷九十三至卷一百为药谱。是书与《群芳谱》不同的是:一是将《群芳谱》中的天谱、岁谱,合并为天时谱。二是将天谱中杂述灾殃、吉祥,岁谱之中泛述节气、时令的部分,全部删除。三是将《群芳谱》中鹤鱼一谱,因其无关种植、无关民用,而全部删除。在书的体例方面,也与《群芳谱》有不同之处:一是《群芳谱》分条标目,前后参差。是书对每物先释名状,次征引事实,统标曰汇考。二是诗文题咏统标曰集藻。三是制用移植各种方法统标曰别录。四是疗治一条,担心参校不精,予以删除。由于王象晋所处的时代和生活境况,所以其书内容大多采自《花镜》、《圃史》诸书,有的内容缺乏考证,有的错其姓名,有的迷其出处,遗漏背谬之处颇多。是书搜采广博,凡殊方绝域之产以及古所未闻者一一详载,《群芳谱》的内容只存十分之一二,其它十分之八九的内容全是新增入的,可为一鸿篇巨著。现存内府刊本、外覆本、《四库全书》本(康熙四十七年武英殿刊)、1985年农业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广群芳谱》、1985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的《广群芳谱》。

猜你喜欢

  • 解弢集

    一卷。明邓云霄(约1613年前后在世,)撰。邓云霄,字元度,广东东莞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累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著有《百花洲集》、《漱玉斋集》《冷邸小言》等。云霄论诗以妙语为宗

  • 咫学读经记略

    一卷。清末杨澄鉴撰。澄鉴字伯衡,安徽省桐城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多能自立新说,阐述经意于文字训诂之夕下。如推阐张惠言《易》合《周礼》之义,根据《易》家来征《周礼》。谓《礼记·月令》本于《吕氏春

  • 牧莱脞语

    十二卷。《二稿》八卷。宋陈仁子(约1279前后在世)撰。陈仁子字同俌,(一作同甫)号古迂,茶陵(今湖南株州)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1274)漕试第一。宋亡不仕。建别墅于东山,人称为“东山陈氏”。著

  • 赐书堂诗稿

    清翁照(1676-1755)撰。作者生平详见《赐书堂集》(辞目)。是诗稿辑诗一百三十余首。从诗稿中之《咏史》、《阮步兵阵拾遗》等显现出多感激、愤怼、奇怪可喜之词。充分表现作者思想和作诗的熟练技巧。是书

  • 安乐集

    二卷。唐代释道绰(562-645)撰。道绰,俗姓卫,并州(今山西省太原)汶水人。十四岁出家入寺,用功尤为刻苦,学法尤为勤奋。对《大涅槃经》特别有研究,曾开讲二十四遍。他继承北魏昙鸾一系净土思想,又从蒙

  • 佳梦轩丛著

    十一种,二十一卷。清奕赓(生卒年不详)撰。奕赓为满洲正黄旗人,庄亲王之子,官三等侍卫。该书所收十一种为《东华录缀言》六卷、《清语人名译汉》二卷、《歌章祝辞辑录》二卷,《谥法续考》一卷、《本朝王公封号》

  • 西斋三种

    七卷。清博明(生卒年不详)撰。博明本姓博济吉特,字希析,蒙古人。乾隆年间进士,授编修,后官兵部郎中。曾预修《续文献通考》。三种为《西斋诗辑遗》三卷、《西斋偶得》三卷、《凤城琐录》一卷。《西斋诗辑遗》为

  • 春秋质疑

    ①十二卷。杨于庭(生卒不详)撰。杨于庭字道行,全椒(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经学家,诗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职方郎中。除此书外,有《杨道行集》。此书主要针对胡安国《春秋传》而作。丘应和《序》称,杨氏“于六

  • 菩萨地持经义记

    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诂所说经义记》条。《菩萨地持经义记》亦名《菩萨地持论》。此经记原本为五卷,各分上下。今所存有第三卷(下)、第四卷(上、下),第五卷(下)合为四卷。分别见诸续藏

  • 和苞汉赵记

    一卷,清汤球辑。和苞之事附见于《外曜记》中。《晋书》记载,亦谓和苞与乔豫谏营寿陵,(刘)曜悦,封为平与子。《史通·史官篇》曰:“自余伪主,多置著作官,若前赵之和苞,后燕之董统是也”。《正史篇》上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