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拙存堂经质

拙存堂经质

二卷。明冒起宗(生卒年不详)撰。起宗字宗起,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崇祯元年进士,曾在河南镇压农民起义,官至湖广布政使参议。除此书外,还著有《拙存堂史括》。此书共九十六篇,分二卷,分条考辨《书》、《诗》、《春秋》、《周礼》,其中颇有典核之条,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大多数是误袭前人成说。

猜你喜欢

  • 从政名言

    二卷。明薛瑄(见《读书录》)撰。据瑄《年谱》,宣德元年(1426)四月,瑄服阙至京,上章愿就教职,宣宗特擢为御史,寻差监沅州银场。此书第二条称“吾居察院”,第四条称“余始自京师来湖南”,可见作于奉使沅

  • 太薮外史

    一卷。明蔡羽(生卒生不详)撰。蔡羽,字九逵,自号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吴县(今属江西省)人。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好古文辞,自负甚高。著有《太薮外史》、《林屋集》、《南馆集》等。此书前有蔡羽嘉靖十

  • 阅耕余录

    六卷。明张所望(生卒年不详)撰。张所望,字叔翘,上海(今地名同)人。万历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此书为张所望之随笔札记,其中多有所考证,但采摭旧文者亦不少。内容兼涉谐谑、因果报应等杂事,有些类似陈继

  • 论语袁氏注

    一卷。晋袁乔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乔字彦叔,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初拜佐著作郎。后与桓温平蜀,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晋书本传》称乔博学有文才,注《论语》及《诗》。《隋书·经籍志》载梁有晋益州刺

  • 谈纂

    二卷。明都穆(约1514年前后在世)撰。都穆,字元敬,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穆好学不倦,著述颇丰,有《谈纂》二卷、《壬午功臣爵赏录》、《听雨纪谈》一卷等多部。《谈纂》一书杂记元明以

  • 顾氏谱系考

    一卷。清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考订顾氏世系,颇为详尽。然自唐以后,谱系失传,掇拾残文,未必源流尽合,只能备其一说。《顾亭林先生遗书》收录。

  • 孟子章句考年

    五卷。清蒋一鉴编辑。一鉴字存齐,安徽无为人。一鉴据孟氏谱,参以任钓台诸家的考证,认为孟子卒年八十四,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终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大旨本于曹之升的《孟子年谱》,以史鉴国策

  • 五经读

    五卷。明陈际泰(详见《易经说意》)撰。际泰平生以写作科举考试文章著名,研求经学非其所长,所以此书对五经诠释也用时文之语。现存有明崇祯六年刻本。

  • 曝书亭词拾遗

    三卷。附《志异》一卷。清朱彝尊(1629-1709)撰,清翁之润辑录。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初学者,词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预修《明史》。著有《曝书亭

  • 燕喜堂帖

    四卷。刻者不知其名。所收只、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四家书。蔡书五种:一是《北苑十咏》小楷,有苏东坡跋,二是《〈十三行〉跋》,三是《公谨太尉帖》,四是《隐居何事何谋生》诗,五是《会郡司门帖》。蔡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