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捃古录

捃古录

二十卷。清吴式芬撰。吴式芬(1796-1856),字子苾,号诵孙。山东海丰(今无棣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详见《捃古录金文》。他就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补其未备,删其讹复,增商周秦汉以来吉金,编撰成此书,是清代金石目录书中收录资料最多的一种。书前后无序跋,分二十卷为二十册。前三册为三代金石目录,第四册为秦至两汉金石目录,第五册为魏蜀吴晋成后赵前秦金石目录,第六册为宋齐梁陈后魏西魏东魏后周隋金石目录,第七册为唐武德至天祐金石目录,第十册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南唐北汉荆南汉楚闽吴越蜀后蜀南诏金石目录,第十一至十三册为北宋建隆至靖康金石目录,第十四、十五册为南宋建炎至德祐金石目录,第十六册为辽西夏金伪齐金石目录,第十七至二十册为元中统至至元伪周金石目录。前三册金类据《捃古录金文》录入,以字数之多少为先后次序;石类则以年代之先后为次,附于金文之后。第四册以下则金石两类相并,以年代先后为次第;无年月可考者,则视其书体属于何代,即为一类,附于各代之末。所列各目,金类则据王复斋以下各家藏器藏拓,及其所藏所见,悉行录入;石类则根据各家著录,及其所藏所见,悉行录入。全书所收目录,计金类一千七百八十一种,石类一万五千二百三十种,砖瓦类一千一百零五种,木类六种,玉类四种,磁类二种,总共一万八千一百二十八种。各目之下,金类则悉录原文,不能识之镜铭则从缺;两汉以下,并分别记其书体。石类,砖瓦之属悉录全文;石刻则详记其书体、年月及其题额书体、碑阴诸刻,并均注明属于某地,藏于某人。凡据摹本列入者,亦注明从某书或某人的摹本。在他以前有误释误记者,他则加以考证和订正。吴氏以前各家,凡撰写金石目录之书,均未有如此详备者。其成书年月,未经叙及;刊书年月也未注明。因而不知书中所列之目,其所藏或所见,迄于何时为止。但根据推测,本书约成于咸丰三年(1852)以后,同治十三年(1874)以前。

猜你喜欢

  • 洞庭缘

    清陆继辂(1772-1834)撰。陆继辂,号祁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清代戏曲作家。依靠有官职的亲戚、朋友作幕友为生。著有《洞庭缘》传奇剧本。写洞庭君出宫去征战蚩尤,洞庭君之王妃,因觉宫中寂寞,遂变

  • 东原集

    七卷。明杜琼(1394-1474)撰。杜琼,字用嘉,自号鹿冠老人、东原耕者,江苏吴县人。博综古今。知府况钟两荐之,固辞不出。其一生持方竹杖,出游友朋之间,归而粗食淡饭,怡怡如也。著有《纪善录》、《耕余

  • 沙河县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杜灏纂修。杜灏,字拙初,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任沙河县令后,看到沙河旧志有很多疏漏谬误处,遂设局重新纂辑。杜灏为纂志书,亲自采访,并参考《十七史》、《通鉴

  • 晋书别本

    一百三十卷。明蒋之翘撰。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属浙江)人。是书是对《晋书》作了删削而成。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称其“尝详对《晋书》,镂版以行。”而《嘉禾征献录》则又称其有《晋书注》一百三十卷,此本

  • 论孟考略

    一卷。清张眉大撰。是书多拾前人之说,唯据《御览》无名氏引《论语隐义》及隐义注两条甚怪。前一条云,卫蒯聩乱,子路与师往。有狐黯者当师曰:“子欲入耶?”曰:“然。”黯从城上下麻绳钩子路,半城,问曰:“为师

  • 泉刀汇纂

    清邱峻(详见《南湖记略稿》)撰。泉刀乃古代钱币之代称,因刀形币而得名。研究历代钱币之钱谱由南朝梁之顾烜首创,其后封演等人相继写有同类之书,但至清代多已散佚,仅存洪遵《钱谱》一书。该书考察钱币之形制,描

  • 礼记章句

    ① 四十九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内传》条)撰。此书对《礼记》经文,逐句逐章,详作笺释,颇有发明。寻其意旨,盖将合《大学》、《中庸》章句为一书,以还《戴记》旧貌。唯在每篇之首,列其篇旨,大柢短长互见。

  • 顺天府方言志

    两卷。清傅云龙纂,缪荃孙复辑。傅云龙字懋元,浙江德清县人,官兵部郎中,著《说文古语考补正》。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年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9年)进士,

  • 周礼贾氏解诂

    一卷。东汉贾逵(30-101)撰,清马国翰辑佚。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兴平县)人,官至侍中。贾逵父徵,尝从刘歆受《周礼》之学。贾逵既承家学,又从杜子春受学。汉章帝时,奉召作《周礼解诂》,《隋书·

  • 论语古解

    十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官至澄海县训导。清史学家、戏曲家。精于史部,有《南汉书》、《金石称例》、《论语古解》、《粤海关志》、《海国四说》、《夷氛闻记》等。擅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