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诗综

明诗综

一百卷。清朱彝尊(1629-1709)编。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辞,与修《明史》。长于考证,工古文、诗词。诗与王士祯并称“南北两大宗”,词与陈维崧并称“朱陈”。著有《曝书亭集》、《词综》、《日下旧闻》等。此集为明诗总集。系朱彝尊有感于当时诗界侈行“谶诡之音”、“幽冷之趣”、“众情之弗协”,故编此集,以匡其缪。入选诗人达三干四百余家。选诗范围自明洪武迄于崇祯,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年间历朝诗都有所涉及,“或因人而存其诗,或因诗而存其人”。首卷列明室帝王诗;卷二至卷八十二列诸家诗作,以时代先后为序;卷八十三以下则为乐章、宫掖、宗潢、闺门、中涓、外臣、羽士、释子、女冠、土司、属国乃至无名子、杂流、***、神鬼诗之属;卷九十九、一百为谚歌民谣类。作为明诗总集,此书不仅采摭较为完备,据《明诗综采摭书目》统计,在编辑过程中共采辑前人总集、选集多达二百八十二种,而且体例较为完善,每一诗人都撰有小传,并辑录诸家诗话依次叙述其诗的写作背景、本事,再引朱氏自撰《静居志·诗话》进行总结、品评,其论颇为持平,“于旧人私憎爱之谈往往多加匡正”。对当时以诗记丑言伪、党同伐异之风,无疑是一次荡涤。故朱氏所编之“诗综”不仅为诗家传诵,亦为后人研究明诗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借鉴。此书初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白莲泾刊本,现有乾隆年间六峰阁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水利营田图说

    一卷。清吴邦庆撰。吴邦庆,见《畿辅水利辑览》条。考此书之作,大旨以为当时水田虽已兴修,而水利之赢缩无常,或有改为旱田者,恐遗迹渐湮,日久则难求访。故取直录各州县之舆地形势及河道源流,计里开方,为图说一

  • 田居乙记

    四卷。明方大镇(详见《荷薪义》条)撰。此书是方大镇家居读书时所作,书首自序中说:遇有赏心,辄乙其处,命儿子录之,姑名“乙记”。此书共四卷,分四门,一为潜见,下又分记学、记仕二个子目;二为筌宰,下又分记

  • 群书摘草

    五卷。明王国宾(生卒年不详)编。王国宾,号养默,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其作此书时,方监榷杭州北新关,未详其终于何官。此书仿庾仲容的《子沙》、马总的《意林》的体例,摘取

  • 贺氏丧服要记

    一卷。晋贺循(详见《贺氏丧服谱》)撰,清马国翰辑。郑康成作《丧服谱》,循也作谱,王肃作《丧服要记》,循也作要记,其书似乎参考郑、王,而酌其中。《隋志》十卷,《唐志》五卷,现在都已经散失,马国翰从《礼记

  • 周易订疑

    十五卷。《序例》一卷。《易学启蒙订疑》四卷。《周易本义原本》十二卷。董养性撰。朱彝尊《经义考》列于明代,四库臣列于元末,考证说:元末有董养性,字迈公,乐陵人。至正中曾作昭化县令,摄剑州事。入明不仕,终

  • 闽学源流

    十六卷。明杨应诏(生卒不详)撰。杨应诏,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明嘉靖十年(1531)举人,生平仕履不详。《闽学源流》载“闽学”诸儒事迹,从宋熙宁之杨时到明成化蔡清,共195人。杨时,宋将乐人,学于

  • 四书正事括略

    七卷。附录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奇龄字大可,一字齐于,号西河,浙江萧山人。清学者,著有《分经集文集》、《经集》五十种。是书系奇龄嗣子与门生就其所著《经集》及有关《四书》的讲录汇集而成

  • 夏小正辑注

    四卷。清范家相(生卒年不详)撰。范家相,字左南,号蘅州,又号雪舟,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广西柳州府知府,著有是书及《环渌轩诗钞》、《三家诗拾遗》、《诗沈》诸书。是书

  • 周礼聂氏音

    一卷。聂氏撰,清马国翰辑佚。聂氏不详何人,聂氏书隋唐志皆不著录,唯陆德明《经典释文》引之,盖早已亡佚。马国翰从《经典释文》中辑得聂氏音十条,其中《地官》七条,《春官》二条,《冬官》一条,裒为一卷,刻入

  • 石品

    二卷。明郁浚撰。郁浚,字开之,松江(今上海松江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石品》一书。是书成于万历丁巳(1617)年间,其主要内容为杂记古往今来石名,十分缺乏条理,顺序混乱。书中文字大多剽窃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