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观

易观

① 十二卷。清凌去盈撰。凌去盈号旭斋,爵里不详。书中引毛奇龄说,所以应稍后于毛氏。此书主于即象以明理,大旨是讲象有三例,有定象,有化象,有互象。一卦之定象如乾为天,坤为地即是。其化象如剥卦皆言床,渐卦皆言鸿即是。一爻之定象如阳必为九,阴必为六即是。其化象如阳动化阴,阴动化阳即是。又有中爻的互象,如二四互,三五互即是。所引多是来知德和毛奇龄之说,而所重尤在化象、互象二义。说王弼崇卦变,来知德置错卦,毛奇龄主推易,以求一得之当,都是因为不知道有化象的缘故。其解乾之九四或跃在渊说,“四化巽互,兑有渊象,乾化巽风,虚薄天表,跃所自起”。解屯之初九磐桓说,“大石曰磐,大柱曰桓。石者土之核,震九以乾阳而为坤,初索而为坎,屯郁而互处坤下,二四互坤,有若核然,磐之象也。柱者木之竖,震九以坤索而为天三,化天三生木而为坎,屯郁而倔强初下,有若竖然,桓之象也。”这都是半附古义,半参臆说,因互体、变爻而对之穿凿附会,不足以作为说易的标准。《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四卷。清胡淳撰。胡淳字厚庵,庆云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蒙自县知县,不等上任而卒。此编只解上下经,大旨认为,圣人作易,使学者研究卦爻,推断吉凶悔吝之由来,用以知道进退存亡之道,所以孔子称假年学易,可无大过。至于求诸卜筮以决从违,乃是为常人所设,不是为君子而设,所以其说扫除图说,只把玩六爻。但都是随文生义,不能融会贯通。胡氏说《系辞传》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句是汉儒讲谶纬者所窜入,这又未免主持太过。《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猜你喜欢

  • 雨花香

    四十种。清石成金撰。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别署良觉居士,江苏扬州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当顺治至雍正年间在世。清初小说作家,今日存其所著小说有《雨花香》和《通天乐》。白话短篇小说集《雨花香》全名《新刻扬州

  • 吕氏杂记

    又名《侍讲杂记》、《侍讲日记》,二卷。北宋吕希哲(1039-1116)撰。吕希哲字原明,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吕夷简之孙,吕公著之子。初以父荫入官,吕公著为相之日,不求进取,沉沦下僚,管库近十年。吕公

  • 群碎录

    一名《眉公群碎录》、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为其随笔记录,不暇考辨。陈继儒在书首自跋中说:“他石可以攻玉,众壤可以益岱。读书者,即一字一语,何忍弃之,故题曰‘群碎’。”群碎,王右

  • 元典章

    全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元代政书。不署撰人姓名。在元成宗时期,曾规定各地官府抄集中统以来的律会条文,并置簿编写检举,作为官吏遵循的依据。至英宗时,又加以续辑。《元典章》就是这样一种地方胥吏记抄法会全

  • 尚书讲稿思问录

    二卷。清官献瑶撰。官献瑶字石溪,福建德化人,乾隆四年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讲稿系官献瑶在太学为诸生讲演时而作,官氏谦逊而不自以为是,故名其稿为“思问录”。卷首有自序,作于乾隆癸已(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

  • 梁武帝演义

    见《梁武帝西来演义》。

  • 平江县志

    五十五卷首二卷末一卷。张培仁等修,李元度纂。张培仁,贺县人,曾任平江县知县。李元度,平江县人,道光举人(详见光绪《湖南通志》条)。平江县有志,始于宋代。然至明崇祯,先后所有本,或无存,或残佚。迄入清,

  • 寿山堂易说

    无卷数。唐吕严撰。此书即《吕子易说》,其篇目内容已见于《吕子易说》中。但此本首列吕子自叙及许承宣序,无曾燠序。书末则有崇芳跋,云:“同治丙寅,寓济南趵突泉道院中,见楼下庋板片甚多,问主者,乃前任东阿县

  • 论范

    二卷。元欧阳起鸣撰。起鸣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其书杂取经史诸子之语为题,各系以论,而以史事为多。共六十篇。《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所见多乖僻,不足采录。”《四库全书》列为“存目”(两淮马裕家藏本)

  • 寄庐读史记臆说

    五卷,清杨琪光撰。杨琪光,字子琳,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官道员,杨琪光师法归方,意在读史以练文笔,但间或也有笃论,他将读《史记》心得。写成《寄庐读〈史记〉臆说》一书,他主张持论公允,对人、事给予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