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举例

春秋举例

一卷。清庄存与(详见《八卦观象解》)撰。存与有《春秋正辞》十一卷,《春秋举例》附在后面,与之相辅而行。该书共十条,编为一卷,依次为:《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一事而再见者,先目而后凡;《春秋》见者不复见也;《春秋》不待贬绝而罪恶见者,不贬绝以见罪恶也;择其重者而讥焉;贬必于其重者;讥始疾起;书之重、辞之复,呜呼不可不察,其中必有美焉。每条都是先列凡例,然后引证《春秋》经文,而加以诠释。作者喜言褒贬,大体上尊崇《公羊传》,参考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以阐明大义。偶尔也采用《左传》、《穀梁传》之说,作为佐证。该书采理较为明晰,考据较为精审,比起后来的刘逢禄等人较少武断之说。该书收入《味经斋遗书》及《皇清经解》中(附于《春秋正辞》之后)。

猜你喜欢

  • 秋声集

    十卷。元黄镇成(1288-1362)撰。镇成字元镇。邵武(今属福建)人。被荐授江南儒学提举,未就任而卒。顾嗣立《元诗选》称原本十卷。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黄钧刻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增订四库简明

  • 重修泰安县志

    十四卷。民国葛延瑛修,孟昭章纂。葛延瑛,民国十五年(1926)任泰安县县长。孟昭章,邑人。葛延瑛任县长后,考泰安县志,自道光八年邑令徐宗干重修后,距当时已四十余年未有续修了,恐年远事湮,文献难征,聘孟

  • 招远县志

    十二卷。清张作砺修,张凤羽纂。张作砺字石斋,河北人,文林郎,顺治十七年(1660)任招远县知县。张凤羽,邑人。招远县原为掖县属罗峰镇,始于金天会二年析地置招远县,属定海军,后属莱州,明洪武初开登州为府

  • 韩诗

    ① 不分卷。原未注明撰著者姓名,实为清宋绵初所撰三卷本《瓞园经说》的第二卷。高邮王士濂将其刊入《鹤寿堂丛书》时,不知何故将此卷独列出来,又用该书第一篇篇名来称其全书,造成后人读解困难。宋绵初,事迹见前

  • 燕乐考原

    六卷。清凌廷堪撰。廷堪字次仲,又字仲子,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80)进士,例选知县,改宁国府教授。此书前有总论,后有后论,凡六卷,于二十八调各有辨析,并作燕乐表。淩氏据《隋书·音乐志》,谓燕乐

  • 评史心见

    十二卷。明郭大有撰。郭大有字用亨,江宁(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镇)人。是书取古人之事迹功业为标题,并且以其事来作论断,其“凡例”云,凡可以为策论者,择取以利于举业。则其书不必更问。此书有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 四书读

    十卷。明陈际泰撰。陈际泰详《易经说意》条。该书诠解四书大意,议论风发,颇似论体,而不似解经之书。《四库提要》称“其议论骏发,视章世纯《留书》过之,而不及世纯《留书》时有精义”。世纯即章世纯,有《四书留

  • 天门县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胡翼修,章镳纂。胡翼,字筠亭,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官天门知县。章镳,字励堂,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进士,官应城知县。景陵县西有天

  • 论语古论集笺

    二十卷。清潘维城(详见《论语古注集笺》条)撰。是书博采近儒之说,罕有发明。对于经义有不当之处,也不驳斥校正。如“传不习乎”条,《释文》郑曰:“鲁读传为专”。笺引宋翔凤《论语发微》曰:“鲁论读传为专,此

  • 雁门集

    八卷。又名《萨天锡诗集》。元萨都刺(约1300-约1348)撰。萨都刺字天赐,号直斋。回回人。祖、父定居于雁门(今山西代县),为雁门人。累官闽海廉访知事,河北廉访经历。虞集称其诗最长于情,流丽清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