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折衷论

春秋折衷论

一卷。唐陈岳撰,清马国翰辑。陈岳,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屡试不第,唐昭宗光化中(898-900)才被辟为江西从事。作《春秋折衷论》,司空图称其赡博精致。该书《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十卷,《崇文总目》说是将《春秋》三传异同三百余条,进行罗列,然后以“折衷曰”进行裁决,以通《春秋》大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读书评判三传,以《左传》为上,《公羊传》为中,《穀梁传》为下。元人吴莱《渊颖集》有《后序》一篇。其书今佚,马国翰从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及程端学《春秋本义》所引《春秋折衷论》合辑为一卷。但章如愚、程端学所引脱误极多,马国翰未能详校。该辑本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

猜你喜欢

  • 清源乡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王勋祥修,王效尊纂。王勋祥详见《徐沟县志》。《清源县志》自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和羹及邑人王灏儒创修后,至光绪八年(1882)已二百余年,无人正式续修。然乾隆二十九年(1764)

  • 意见

    一卷。明陈于陛(生卒年不详)撰。陈于陛字元忠,南充(四川省南充市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初以翰林院编修参预编纂世宗、穆宗两朝实录,累迁礼部尚书,领詹事府事。于陛少从父习国家故实。为史官,

  • 西征集

    无卷数 明林俊(1452-1527)撰。林俊,字待用,号见素,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累官至工部尚书。著有《见素文集》。林俊曾巡抚湖广,后改四川,平定蓝、鄢之乱。是集即俊平乱时

  • 复古编

    二卷。宋张有(1054~?)撰。张有字谦中,湖州(今浙江吴兴县)人,张先之孙。终身不仕,出家为道士。自幼攻小篆,笔法甚古。是书成于政和三年(1113),所谓“复古”者,即复归小篆,以正字体。略仿颜元孙

  • 孔门弟子列传补编

    一卷。清张承燮撰。承燮,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以《史记》为主,而参以《孔子家语》,旁采《礼记》、《左传》、《论语》、《大戴礼记》、《孝经》等书,间加考证而成,共收孔门弟子八十人。书刊于光绪二十

  • 文斋文集

    十一卷。明余祚征(?-1645)撰。余祚征,字符之,江西永丰人。文斋乃其号。生卒年不详。崇祯十六年(1643)会试副榜。授安徽凤阳府(今天长等地)推官。时唐王聿键锢高墙,祚征待之有礼。及聿键自立,而祚

  • 北巡私记

    元刘佶撰。佶临川(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记至元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二十八日至三十年(1370)正月共十七个月之事,为作者亲身闻见。当时明军逼近大都,元顺帝出逃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

  • 郭华野年谱

    一卷。清郭廷翼编。廷翼字虞邻,号啸庄,附贡生。著有《南行日记》。为谱主之子。谱主郭琇(1638-1715)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吴江知县、佥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曾参劾大

  • 方言考

    五卷。又名《古方言书目录》,崔骥编。分五类:(1)扬雄《方言》之属八种;(2)《续方言》之属九种;(3)俗语考证之属十三种;(4)《新方言》之属四种;(4)地方方言之属十三种。此书载于1932年《图书

  • 浦江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善广修,张景青纂。张景青,浦江县人。《浦江县志》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全书十五卷首一卷。此稿上承乾隆薛志,薛志原分十门,此则括以七志,一舆地、二建置、三人物、四食货、五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