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释例

春秋释例

①十五卷。晋杜预(详见《春秋经传集解》)撰。汉人治《春秋》经传亦重义例,如郑兴从刘歆受《左氏》学,刘歆命郑兴撰《条例》,其子郑众又有《春秋左氏传条例》,贾逵之父贾徽亦有《左氏条例》,颍容有《春秋释例》。以例明义,今古文经学概同。此书即在汇集以前诸家成说之基础上断以己意而成。杜预认为:“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总归凡。《左传》称‘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皆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因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诸称书不称书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亦有旧史所不书,适合仲尼之意者,仲尼即以为义,非互相比较,则褒贬不明。故别集诸例及地名、谱第、历数,相与留部,先列经传数条以包通其余,而传所述之‘凡’系焉。更以己意申之,名曰《释例》。”《晋书·杜预传》称,杜预自平吴后,“从容无事,乃著《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左传》之“凡”,一般是针对经文中叙事用语的归纳性解释,后儒视为“义例”。由于《左传》叙事忠实、客观,因而其“凡”虽间有不能该贯全经之处,但少穿凿比附。所以,杜预《释例》大体亦能通达平允。但若遇《左氏》之“凡”有不能该贯之处,杜预曲从《左传》之毛病也就显现出来了。如《战败例》,庄公十一年《经》“夏五月,戊寅,以败宋师于鄑。”《左传》:“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但如长勺之战,《经》云:“公败齐师于长勺。”据《左传》凡例,则是未阵,然据《左传》记事,则两军业已对垒。其矛盾显然。杜氏却强辨之曰:“长勺之役,虽俱陈而鼓音不齐。”实属臆度。又携李之役,《经》云:“於越败吴于携李”。据《左传》所记,两军亦已对阵。杜氏辨之曰:“携李之役,越人患吴之整,以死士乱吴,虽皆已陈,犹以独败为文者,举其权诈也。”其妄诞已近《公》、《穀》。又鄢陵之战,《经》云“楚子、郑师败绩”,据《左传》,楚实未大崩。杜氏曲辨之曰:“楚师徒未大崩,楚子伤目而退,故指事而言也。言楚子身败,非师败也,故言楚子败绩。”如此等等。然瑕不掩美,此书较之《公》、《穀》之穿凿附会以究经中大义来,实为笃实之作。《四库提要》云:“考预书虽有曲从《左氏》之失,而用心周密,后人无以复加,其例亦皆参考经文,得其体要,非《公》、《穀》二家穿凿日月者比。”较为公允。此书在当时即受到推重。嵇含《南方草木状》称,晋武帝曾赐杜预密香纸万张,用以书写《集解》及此书。后世之治《左传》者亦以此书为要籍。《四库提要》誉之云:“《春秋》以《左传》为根本,《左传》以杜解为门径,《集解》又以是书为羽翼。缘是以求笔削之旨,亦可云考古之津梁,穷经之渊薮矣。”此书后附有《地名》、《春秋会盟图》、《世族谱》、《春秋长历》四篇。尤以《地名》与《长历》最为精核,为后儒所宝。自明以来,此书久佚,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清代有聚珍板本、嘉庆庄氏刻本、岱南阁刻本、《丛书集成初编》本。② 一卷。汉颍容撰,清马国翰辑。颍容字子严,陈国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汉末学者。博学多通,善《春秋左氏传》,师事太尉杨赐。举孝廉,州辟,公车征,皆不就。汉献帝初平中避乱荆州,聚徒千余人讲学。荆州牧刘表任命他为武陵太守,不肯起。著有《春秋左氏条例》五万余言。建安中,卒。见《后汉书·儒林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春秋释例》十卷,汉公车征士颍容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七卷,今佚。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二十七条,谓其全书体例不能详考。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说,刘歆、贾逵父子、许淑“皆先儒之美者也”,颍容“虽浅亦复名家”,故特举刘、贾、许、颍之违以见同异。杜预也有《春秋释例》,发挥《春秋》经传的义例,颍容之书,可能与此相近。此外,王谟《汉魏遗书抄》也辑有颍容《春秋释例》一卷。

猜你喜欢

  • 文典类涵

    见《五经类编》。

  • 事物初略

    三十四卷。明吕毖(生卒年不详)撰。吕毖,字贞九,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为三十四卷,卷帙浩繁。杂记事物俚俗语言之所自始。但多剽取《事物纪原》诸书。且语多

  • 公羊义疏

    七十六卷。清陈立(1809-1869)撰。陈立字卓人,号默斋,江苏句容人,清代著名学者、今文经学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二十四年补应殿试,迁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升郎中,累官云南曲靖府知

  • 公孙宏书

    一卷。汉公孙宏(宏又作弘,前200-前121)撰,清马国翰辑。公孙宏字季,菑川薛(今山东滕县南)人。狱吏出身,学《春秋》杂说。汉武帝征为博士,出使匈奴,不合帝意,免归。后再拜博士。元朔中,由御史大夫升

  • 奉贤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韩佩金修,张文虎纂。韩佩金,清光绪四年知奉贤县事。张文虎,江苏南汇人。此志卷首为图说,以下为志十五,其目为疆域、建置、赋役、水利、字校、祠祀、官司、营汛、科第、人物、列女、艺

  • 绩学堂文钞

    六卷。《诗钞》四卷。清梅文鼎(1633-1721)撰。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今安徽省宣州市)人,清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曾被大学士李光地推举给朝廷。康熙四十四(1705)年康熙南巡,文鼎

  • 武林往哲遗著

    两编,六十六种。清丁丙(详见《武林掌故丛编》)编。是书收唐至明代著作,前编五十六种,后编十种。唐人著作有褚亮《褚亮集》一卷、褚遂良《褚遂良集》一卷、郑巢《郑巢诗集》一卷。其余为宋元明人著作。所收书除少

  • 正俗备用字解

    四卷。清王兆琛(生卒年不详)撰。兆琛原名兆玺,字叔玉,号献甫,又号西舶,福山(今属山东)人。嘉庆丁丑(1817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山西巡抚。是书取通用字,分别正俗,解释音义,依《康熙字

  • 枕中记

    见《枕中书》。

  • 文肃公日记

    十四册。明文震孟(生卒年不详)撰。震孟字文起,长洲(今苏州市)人,天启殿试第一,官至内阁大学士。著有《姑苏名贤小记》等书。《明史》有传。该记为震孟手稿,存万历三十年(1602年)至三十五年、天启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