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李卫公问对

李卫公问对

三卷。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旧题唐李靖撰。李靖(577-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新、旧《唐书》俱有传,为唐初著名军事家,屡建奇功,唐贞观十一年(637)受封卫国公。据史传李靖撰有兵法,新旧《唐志》和《宋史·艺文志》就著录其《六军镜》三卷、《玉帐经》一卷、《韬钤秘术》一卷、《卫国公手记》一卷、《兵钤新书》一卷等等。然是书是否为其所作,历来各家说法不一。宋人陈师道《后山谈丛》、何薳《春渚纪闻》谓阮逸伪作,首启疑端。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中》更进一步指出:“其词旨浅陋猥俗,兵家最亡足采者。而宋人以列《七经》,殊可笑。”但其不信是阮逸作,“当是唐末宋初,俚儒村学,掇拾贞观君臣遗事,杜佑《通典》原文,傅以闾阎口耳。”此后清张之洞踵之,亦目为伪书(《书目答问·子部·兵家类》)。《四库提要》引明郑瑗《井观琐言》谓“《问对》之书虽伪,然必出于有学识谋略者之手,斯言近之。”总之,历来聚讼两造信者过信,疑者过疑,皆未必允当。观此书为李靖与唐太宗论兵之事,未必出于李靖手著,当是后人录以成书者也。今本书分上、中、下三卷,一万余字。此书于攻防原则、奇正相变、阵法训练诸方面的论述,颇多精辟独到之见。如“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问对》卷下)。三卷书中于“奇正”论述最为详备,指出“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卷上)。“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以奇”(卷中)。把“奇正”与“虚实”联系起来,如此则可“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的目的,争取战争的主动权等等,文繁不录。此书自宋刻入《武经七书》之后,代有所刊。版本有《诸子萃览》本、《四库全书》本。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单行清刊本。中华书局有校注本(吴如嵩、王显臣《李卫公问对校注》1983年版)。

猜你喜欢

  • 南岳倡酬集

    一卷。《附录》一卷。宋朱熹、张栻、林用中撰。朱熹事迹见《晦庵集》条。林用中字择之,号东屏,福建古田人。尝从朱子游。此集作于乾道二年(1166)十一月。此集前有张栻序,称“来往湖湘二纪,梦寐衡岳之胜。乾

  • 传经表补正

    十三卷,附经传建立博士表 一卷。清汪大钧(生卒年不详)撰。大钧字仲虞,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平不详。本书为补正洪亮吉《传经表》而作。因为朱彝尊所撰《经义考》载有师承一门,实际上就是洪亮吉所本,但详

  • 吴中女士诗钞

    四卷。(又名《吴中十子诗钞》、《林屋吟》、《清吴中十子合集》)。张滋兰选编,任兆麟、心斋居士任文田阅定。张滋兰,生平不详。此书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刊本。是汇集吴中十女士十二种作品编辑而成的,主要

  • 卜式养羊法

    见《养羊法》。

  • 秀水县志

    十卷。明李培修,黄洪宪纂。李培,字令君,山东利津人,万历十七年(1589)至十九年任秀水知县。黄洪宪,字之庐,号蔡阳,邑人,隆庆五年进士,官至侍读。尝奉使朝鲜,著有《朝鲜国纪》。秀水,旧为嘉兴县地。明

  • 白茅堂集

    四十六卷。清顾景星(1621- 1678)撰。顾景星,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属湖北)人。少年时代博闻强记,尤喜读经史,善做诗文。南明弘光时考授推官,明亡,隐居于淀湖,入清,屡征不出。后因举荐“博学鸿

  • 续刻直隶霍州志

    二卷。清杨立旭修,白天章纂。杨立旭字晓潭,广西马平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优贡,二十九年(1849)举人,咸丰四年(1854),授阳高县,同治四年(1865),保升霍州直隶州,九年(1870)署任

  • 乐庵遗书

    四卷。南宋李衡(1100-1178)撰。李衡字彦平,号乐庵,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绍兴年间,进士及第,授吴江主簿,后知溧阳县。隆兴二年(1164)召入为监察御史,历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知婺州、侍

  • 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

    五卷,附二卷,补一卷,索引一卷。国立北平图书馆编。梁启超,别署饮冰室主人,曾著《饮冰室文集》。其逝世第二年,遗族遵其所嘱将梁氏藏书寄存于北平图书馆,除去碑帖书画、梁氏稿本、私牍外,所藏编排为四部、丛书

  • 地震解

    无卷数。意大利龙华民(1559-1654)撰。龙华民,字精华,意大利耶稣会士。1597年来华,先在广东韶州传教,1609年奉在华耶稣会首领利玛窦约来北京,并成为利玛窦继承人。1636年赴济南传教,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