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枣林诗集

枣林诗集

不分卷。明谭迁(1593-1657)撰。谭迁字孺木,号观若,浙江海宁人,清初史学家。少有奇才,终身不仕,立志编修明史,能诗,著有《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等书。该诗集以古近体诗编次,共有诗三百三十七首。卷首列总目,不设序、跋,后有钱朝玮作撰一篇,未注何人所辑。古体诗多学汉魏之风,寄慨遥深;近体诗则多故国之思,如《宣城谒张藐山话旧句》中的诗句:“衣冠江左多流寓,事业朝中易勃谿”。据许三礼《海宁县志》载:《枣林集》十二卷,与此本不合。《枣林诗集》前后有吴骞之印,拜经楼吴氏藏书印,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诸多印迹,开卷还有吴骞序文,可知是吴骞的朋友陈茂才手写本。有拜经楼抄本。

猜你喜欢

  • 鹤山笔录

    一卷。旧题南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此书卷末有悔馀老人跋,称“竹坨自粤游回,钞鹤山笔录一卷见示,予意必陈腐满纸,漫不省也。近因笺注苏诗,试取检阅,则见辨核纪录

  • 读书杂志余编

    见《读书杂记余编》。

  • 刘左史集

    四卷。宋刘安节(约1115年前后在世)撰。刘安节,字元承,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起居郎擢太常少卿,出知饶州,迁知宣州,卒。刘安节与弟刘安上曾从师于程颐,以学行

  • 常语笔存

    一卷。清代汤斌(1626-1687)撰。汤斌见《洛学编》条。作者学说源于清代学者孙奇逢,介于朱陆二派之间。此书共有二十多条目,均是作者关于“存心”、“养性”、“稽古”、“敬身”等方面的心得。“常语”意

  • 八卦余生

    十八卷。明邓梦文撰。梦文字志文,安成(今江西安福)人。该书前有永乐二十二年(1424)自序,《序》言:“著是书时梦神授以《八卦余生》之名,觉而不识其所谓。但既有所受之,则不敢不以是名之。”其说甚怪。该

  • 五经释要

    十八卷。崔适撰。崔适(1852-1924)字怀瑾,又字觯甫,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初受业于俞樾,治校勘训诂之学,专讲今文经学。曾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崔适治经学本宗郑学,不分今古。后在俞樾家见康有为《新

  • 双流县志

    四卷,清汪士侃等纂修。江士侃,长汀人,进士,曾任双流县知县。《双流县志》光绪三年(1877)刻本。此志既无叙例,分类亦无伦次。首载彭琬一序,其纸色与全书有异,实自别部补入者。尚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

  • 洞麓堂集

    十卷。明尹台(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尹台,字崇基,号旧山,永新(今属江西省)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授编修,严嵩欲与为婚,竟不允,出为南京祭酒,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著有《洞麓堂集》。是集

  • 草堂雅集

    十三卷。元顾瑛(生平1310-1369)编。顾瑛见《玉山草堂集》条。曾编次《玉山名胜集》。其人早擅文章,又广交宾客,四处名士多延至于玉山草堂。因仿段成式《汉上题襟集》之例,编唱和之作为此集。自陈基至释

  • 唐贤三昧集

    三卷。清王士祯(1634-1711)编纂。王士祯本名士祯,因避讳作士正,改作士祯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王士祯为一代宗匠,著述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