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清特通阿撰。特通阿,曾任台州府知府。东湖在台州府崇和门外,特通阿任台州府知府时,选郡士洪震煊、沈阿斗、郭协寅共为纂述,书未竣,而人因故散。特通阿复属郡学博沈淖成之,实非其自作。《东湖志》嘉庆九年
二十一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事迹见《南唐二主词校》辞条。此因唐五代词流传者少,遂辑录《南唐二主词》、温庭筠《金荃词》、皇甫松《檀栾子词》、韩偓《香奁词》、和凝《红叶稿》、韦庄《浣
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蒙古秘史),作者佚名。十三世纪蒙古官修史书。主要依据宫廷所藏“脱卜赤颜”(蒙古语“历史”)撰修,原文为畏兀儿体蒙古文。明初,四夷馆以它作为学习蒙文的教材,用汉字音写蒙古
一卷。清方申撰。自汉以后儒者多用互体之法解经,方申自谓“确守先哲之旧章,不用后儒之新说”,撰成此书,发明互体之别有九:包括二三四互、三四五互、中四画之互、下四画之互、上四画之互、下五画之互、上五画之互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敬修纂修。李敬修字济生,保安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费城县知县。费志自前令黄学懃重修后,已失修二百余年。李敬修莅任后,乃集邑中绅士,相与谋商续修邑乘,历时一年而新志
二卷。明沈璟(1533-1610)撰。璟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除兵部主事,吏部员外郎,降行人司正,升光禄寺丞。后罢官屏迹郊居三十余年,致力于戏曲研
三卷。《词集》一卷。清蒲松龄(1629-1715)撰。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蒲松龄十九岁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试皆列第一,中秀才后则科场不利,始终未
四卷。唐张鷟(约660-741)撰。张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高宗调露年间考中进士。授歧王府参军,累官至学士,四门员外郎,终于龚州长史。其事迹载于两《唐书》其孙张荐传中。据说
十七卷。明沈守正撰。沈守正详《诗经说通》条。此书汇集诸家之说,列于每章之后,亦时时发挥己说。所采之书多达二百二十六种,其中包括不少佛、道典籍。该书不囿于一家之言,遍采群说,征引每每得当。然去取不精,伤
九卷。附芳洲年谱一卷。明陈循(1385-1462)撰。陈循,字德遵,号芳洲,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见《芳洲集》)是编乃陈循被谪戌铁岭由京东行时,集古人诗句以抒怀而成七绝数百首。初得三百首,后又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