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榆社县志

榆社县志

①十卷。清佟国弘修,王凤翔纂。佟国弘字任士,正蓝旗人,康熙二年(1663)举人,十年(1671)任辽州知州。十三年(1674)任榆社知县。王凤翔,辽州人,拔贡,官黄陂知县。榆社为春秋时晋箕邑,汉为涅氏县,隋开皇十八年改榆社,五代以后属辽州。按榆社志明代未曾纂修。康熙十三年,佟国弘掌榆社县,因奉檄修志,乃聘王凤翔主纂,历数月而志成。《榆社县志》康熙十三年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星野,疆域,山川,古迹,城池,村峪,四镇,集市,物产,庙祠,陵墓;卷二建置志:沿革,学校,治署,公署,驿舍,坊表,仓储,防兵,桥梁,寺观;卷三赋役志:土地,户口,起运,存留,里社附盐法;卷四风俗志:四民,四礼,月令;卷五官师志:知县,例贡,武科,吏掾,封荫;卷七人物志:古贤,今贤,孝子,节妇,烈女,义士,义民,义夫;卷八祀典志:庙祀,祠祀,坛祀;卷九艺文志:敕,记,碑,墓志,列传,疏,诗,赞,歌;卷十纪杂志:流寓,仙释,祥异。此编为创修本,体裁依仿通志,分门设类,一目了然。其食货志中,详细记载了匠价,始自明朝,各匠轮班赴京上工,凡有愿出价银者,可免其赴京应役。这对经济史的研究,有一定价值。然因草创,书中缺略舛误较多,如辨山水却考脉沿;论人物却不分县境等。②十二卷。清费映魁修,孟涛纂。费映魁字朗山,浙江杭县人,雍正七年(1729)举人,乾隆六年(1741)任榆社知县。《榆社县志》乾隆八年(1743)刻本。此书系专为增订康熙佟国弘本而作。考证前误,尚能依据经史。如溯漳水源流,辨马陵之舛误。唯其字迹漫漶,不勘阅览。③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家坊修,葛士达纂。王家坊,浙江分水县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咸丰三年(1853)任教习,光绪三年(1877)任榆社县知县,在任期,因防城有功,保升直隶州。葛士达,上海人,出身附生,由军功历保知县,光绪六年(1880)题授榆社县知县。其九月到任,办理赈务出力,保升直隶州知州。在任候补时,著有《远志斋诗古文稿》,《戎帷琐志》、《独学斋杂录》。此志书原为王家坊纂修,书未成而王家坊去任。士达继任后,复取而整订之。士达在其序中云:“前署县事王公家坊,辑而未竟,适达奉命承乏是邦,邑绅士录稿,请更商订,复取而删其繁芜,去其复冗,订其讹谬,补其缺轶,并其体例之不合者,次序之例署者,逐一厘正之,非敢苟为异同,亦惟其是以资后之考证而已”。《榆社县志》光绪七年(1881)刻本。此编严核有法,综观全书,纲举目张,眉目清晰,大体尚佳。

猜你喜欢

  • 威县志

    八卷。明张蒙正修,姜允清纂。张蒙正,山东济南人,举人,曾任威县知县。姜允清,威县人,曾任即墨县知县。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固安人田可井奉檄重修县志,聘本县人姜允清主纂。万历四十四年(1616)张

  • 周易二闾记

    三卷。亦称《重订周易二闾记》,清茹敦和撰。敦和字逊来,号三樵,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官至德安厅同知。茹氏邃于经学,尤善于《易》,所著易学凡十一种,而以《周易二闾记》最精。此书玩辞考象,设为二人问答之语

  • 何文贞公千字文

    一卷 见《训蒙千字文》。

  • 左传连珠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评议》)撰。俞樾是清代著名学者,著述很多。此书是他所著《俞楼杂纂》中的一种。编首有他本人的自序,说《宋史·艺文志》所载《春秋》赋,有崔升、裴光辅诸家,今皆不见,只有徐晋卿《春秋

  • 龙壁山房诗草

    十七卷。《茂陵秋雨词》四卷。清王拯(1815-1876)撰。王拯字定甫,号少鹤,马平(今广西柳州)人,清代文学家。道光年间进士,官至通政使。王拯工古文,能诗,著有《渝斋文抄》、《龙壁山房文集》、《龙壁

  • 花木鸟兽集类

    三卷。清吴宝芝(生卒年不详)撰。吴宝芝,石门(今地不详)人。本书集录花木鸟兽故实,分门排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四十三目,中卷分四十二目,下卷分二十五目。所引的资料较为广泛。无论是稗官小说,或者

  • 尚书解义

    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此书诠释《尚书》,仅及《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禹贡》、《洪范》七篇,似为未竟之作。此书说解重在义理与考据,于文字训诂则不作烦琐求证

  • 清寤斋欣赏编

    一卷。明王象晋(详见《群芳谱》条)撰。此书一卷,分六类,即曰葆生要览、曰儆身懿训、曰佚老成说、曰涉世善术、曰书室清供、曰林泉乐事,内容均采自明人说部文献。

  • 图书衍

    五卷。明乔中和撰。乔中和详《说易》条。此书是四书讲义,之所以名为《图书衍》,是因为书中以五行八卦配合四书所言,如以《大学》中“明德”为“火”,以“新民”为“水”,以“至善”为“土”等等,牵强附会,不足

  • 穀梁大义述

    三十卷。清柳兴恩(1793-1880)撰。兴恩原名兴宗,字宾叔,江苏丹徒人,道光十二年举人,清代经学家。受业于仪征阮元,初治《毛诗》,著《毛诗注疏纠补》三十卷。他认为《穀梁春秋》为千古绝学,唐以后无治